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留学热”的主体越来越趋向低龄化,很多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早早就离开了父母,到异国他乡求学。他们之中有的学业有成,也有的虚度光阴。有人说出国是改变命运的契机,也有人说出国是颓废的开始。那么,你是怎么看待出国留学这件事的呢?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出国留学吗?
憧憬异国行
胡尽意:出国留学?真棒!如果我可以出国留学,我可得好好做些准备。首先要努力学好英语,因为我非常喜欢英国,我向往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我认识的一个大姐姐上的就是爱丁堡大学,据她介绍,爱丁堡大学位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爱丁堡市是历史名城,是欧洲公认的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也是英国主要的社交、文化中心。她对爱丁堡的介绍引发了我的浓厚兴趣,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能够实现留学爱丁堡的梦想。
黄雯睿:出国留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学到不同的异国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热土,也许会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但是,要想学会飞翔,就得勇敢地去搏击长空。出国留学即使是困难重重,我还是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
陈健锟: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将子女送往国外学习,接受国外的教育。是做笼中的小鸟,还是做翱翔在空中的大雁呢?这个答案应该很清楚了吧!到了国外,开始全新的生活,一开始总会有不顺利的事,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一切的困难都将只是一个小水潭!跨过去,等待我们的将是黎明和彩虹。
夕草:看来出国留学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吸引大家的也许是优质的教育,也许是自身能力提高的契机,也可能是像胡尽意同学那样被国外的某个城市所吸引。让夕草高兴的是,大家不但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对即将要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衷心希望,大家在异国他乡能得到与在国内不同的历练,克服种种困难,闯出另一片天。
国内也精彩
张航宇:有很多人并不确定自己出国的目的,更多的是抱着逃避国内教育环境而寄希望于出国留学的态度。有的准备学成以后留在国外生活,得到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有的是遵从家长让孩子出国镀金的意愿,以求回国后披上光闪闪的“外衣”。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能获得更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努力。其实,要赚钱,中国就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何必舍近求远呢?比如说,我就打算组织一批富有外语教学经验的老师,开一个培训公司,专门培训想出国的学生。那么多人想出国留学,可想而知,我的生意该有多好啊!哈哈,想着就觉得很美好。所以,我就不必考虑出国留学的问题了,免得父母和自己都困扰,还是留在国内好好学习吧!
蔡钟庆:我不愿意出国。因为,我习惯了中国式的生活环境和学习节奏,对中国有着浓厚的感情。我觉得出国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也不是语言的沟通,而是环境和对所在国家的历史背景的不了解。一旦出国,我很可能不能适应所在国家的生活环境,没有对所在国家产生感情,不能和当地人融在一起,这一切注定我不能像在自己的祖国那样生活得那么自由自在。留在国内,我的发展会更好。
夕草:是的,并不是说留在国内前途就会一片黯淡。再说,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外国人上门求学,咱们也不能小瞧了自己啊!我相信,一个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能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会有所作为。
三思而后动
游雅:出国留学,我思考的是“是否值得”的问题。一个孩子在国外完成从中学到大学阶段的学业,需要约300万元人民币,这样会让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十五六岁的孩子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让我们过早地离开父母对我们来说是很残酷的。到了国外,没人监督学习和打理生活,自控能力较差的中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我认为,留学应该到成年或大学以后再去,这样不仅能为家里减轻负担,还有更明确的学习方向和良好的自理能力。
张程:出国前必须先明确自己的目的。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去,如果留学不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很有必要的、没有退路的选择的话,劝你还是先观察一下,或者让自己多了解出国的情况,然后和家长谈一谈,之后再做决定。出国的动机,要有足够的意义,要不然当你在国外时孤独的情绪很容易涌上心头。
夕草:的确,出国留学不能用简单的“好”与“不好”来评价。毕竟,是否要出国,出国后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再做决定。
廖寿权:中西方有着几百年几千年的文化差异,中学时代又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学生被送到一个与自己民族的信仰、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有着很大差异的环境中,在三五年的学习之后,他们容易形成中西方两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归属感、使命感会变得模糊,那时候他们就会徘徊在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之间。所以,在送孩子出国之前,家长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正确清晰的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出国留学就会阻碍孩子未来的发展。
夕草:说得非常好!关于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我们的家长要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并不是说,出了国,人生就能一帆风顺。盲目地将孩子送出国去,割裂亲情,让孩子不能接受或少接受家庭教育,也许会得不偿失。
赵清靖:我认为,要去留学的话,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英语国家目前不宜考虑。因为,去英语国家的准备(如签证等)时间过长,另外,在我国56万留学生中有52万留学英语国家,竞争过于激烈,好学校进不去,价格又昂贵。不如去小语种国家,可以选择好学府,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比如我们广西,临近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泰国等,而广西民族大学的小语种专业也是国内有名的。要学习,就先从家门口学起咯!我打算现在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高中,然后再以一本线考入广西民族大学小语种专业,实现我出国留学的第一步!
夕草:考虑得真是非常细致周到啊,佩服佩服!我觉得,大家也该像赵清靖同学那样,想长远一点哦!
出国留学并不等于前程无忧,不能出国也不意味着前路黯淡。更重要的是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努力汲取各方面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出国留学也好,在国内求学也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组稿:南宁外国语学校指导老师:李凌)
憧憬异国行
胡尽意:出国留学?真棒!如果我可以出国留学,我可得好好做些准备。首先要努力学好英语,因为我非常喜欢英国,我向往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我认识的一个大姐姐上的就是爱丁堡大学,据她介绍,爱丁堡大学位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爱丁堡市是历史名城,是欧洲公认的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也是英国主要的社交、文化中心。她对爱丁堡的介绍引发了我的浓厚兴趣,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能够实现留学爱丁堡的梦想。
黄雯睿:出国留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学到不同的异国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热土,也许会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但是,要想学会飞翔,就得勇敢地去搏击长空。出国留学即使是困难重重,我还是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
陈健锟: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将子女送往国外学习,接受国外的教育。是做笼中的小鸟,还是做翱翔在空中的大雁呢?这个答案应该很清楚了吧!到了国外,开始全新的生活,一开始总会有不顺利的事,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一切的困难都将只是一个小水潭!跨过去,等待我们的将是黎明和彩虹。
夕草:看来出国留学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吸引大家的也许是优质的教育,也许是自身能力提高的契机,也可能是像胡尽意同学那样被国外的某个城市所吸引。让夕草高兴的是,大家不但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对即将要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衷心希望,大家在异国他乡能得到与在国内不同的历练,克服种种困难,闯出另一片天。
国内也精彩
张航宇:有很多人并不确定自己出国的目的,更多的是抱着逃避国内教育环境而寄希望于出国留学的态度。有的准备学成以后留在国外生活,得到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有的是遵从家长让孩子出国镀金的意愿,以求回国后披上光闪闪的“外衣”。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能获得更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努力。其实,要赚钱,中国就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何必舍近求远呢?比如说,我就打算组织一批富有外语教学经验的老师,开一个培训公司,专门培训想出国的学生。那么多人想出国留学,可想而知,我的生意该有多好啊!哈哈,想着就觉得很美好。所以,我就不必考虑出国留学的问题了,免得父母和自己都困扰,还是留在国内好好学习吧!
蔡钟庆:我不愿意出国。因为,我习惯了中国式的生活环境和学习节奏,对中国有着浓厚的感情。我觉得出国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也不是语言的沟通,而是环境和对所在国家的历史背景的不了解。一旦出国,我很可能不能适应所在国家的生活环境,没有对所在国家产生感情,不能和当地人融在一起,这一切注定我不能像在自己的祖国那样生活得那么自由自在。留在国内,我的发展会更好。
夕草:是的,并不是说留在国内前途就会一片黯淡。再说,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外国人上门求学,咱们也不能小瞧了自己啊!我相信,一个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能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会有所作为。
三思而后动
游雅:出国留学,我思考的是“是否值得”的问题。一个孩子在国外完成从中学到大学阶段的学业,需要约300万元人民币,这样会让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十五六岁的孩子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让我们过早地离开父母对我们来说是很残酷的。到了国外,没人监督学习和打理生活,自控能力较差的中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我认为,留学应该到成年或大学以后再去,这样不仅能为家里减轻负担,还有更明确的学习方向和良好的自理能力。
张程:出国前必须先明确自己的目的。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去,如果留学不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很有必要的、没有退路的选择的话,劝你还是先观察一下,或者让自己多了解出国的情况,然后和家长谈一谈,之后再做决定。出国的动机,要有足够的意义,要不然当你在国外时孤独的情绪很容易涌上心头。
夕草:的确,出国留学不能用简单的“好”与“不好”来评价。毕竟,是否要出国,出国后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再做决定。
廖寿权:中西方有着几百年几千年的文化差异,中学时代又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学生被送到一个与自己民族的信仰、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有着很大差异的环境中,在三五年的学习之后,他们容易形成中西方两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归属感、使命感会变得模糊,那时候他们就会徘徊在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之间。所以,在送孩子出国之前,家长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正确清晰的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出国留学就会阻碍孩子未来的发展。
夕草:说得非常好!关于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我们的家长要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并不是说,出了国,人生就能一帆风顺。盲目地将孩子送出国去,割裂亲情,让孩子不能接受或少接受家庭教育,也许会得不偿失。
赵清靖:我认为,要去留学的话,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英语国家目前不宜考虑。因为,去英语国家的准备(如签证等)时间过长,另外,在我国56万留学生中有52万留学英语国家,竞争过于激烈,好学校进不去,价格又昂贵。不如去小语种国家,可以选择好学府,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比如我们广西,临近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泰国等,而广西民族大学的小语种专业也是国内有名的。要学习,就先从家门口学起咯!我打算现在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高中,然后再以一本线考入广西民族大学小语种专业,实现我出国留学的第一步!
夕草:考虑得真是非常细致周到啊,佩服佩服!我觉得,大家也该像赵清靖同学那样,想长远一点哦!
出国留学并不等于前程无忧,不能出国也不意味着前路黯淡。更重要的是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努力汲取各方面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出国留学也好,在国内求学也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组稿:南宁外国语学校指导老师: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