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性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他们从“教书匠”到“教育家”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反思性教学的有效运用,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及自我改正的习惯.而具体到高中化学教学,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对化学学习一般性知识的重温和回顾,也是对化学学习中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等的深究.
一、反思性教学提出的背景因素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基础教学改革,其对广大教师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反思性教学是这场改革中倡导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大量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知识从课本到学生和自身经验不断丰富上,而不注重对教学的反思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思考,那么他们的素质很可能永远等同于新教师.
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学生的发展正沿着更加主动和自主的方向发展.所以,反思性教学是学生追求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1.反思性教学定义
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1)创新性.即通过反思拓宽思路,优化思维过程,在对问题的理解、探索问题的本质、归纳问题的规律和对问题的迁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2)互动性.反思性教学是发生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教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加以指导,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更加轻松,有目的性.
(3)自主性.教师进行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学,而教师的反思必须建立在与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自主意识,不能被其他同事的想法影响.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辅导.
(4)批判性.很明显,批判是贯穿于反思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精神.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有批判精神,可以更加客观地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反思性学习中,学生注意发扬批判精神,就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三、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实
现途径
1.反思性教学的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即在评价过程中不求全、求细,只讲求最后结果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2)开放性原则,评价不存在条条框框,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同时,反思性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原则也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个僵化的条目式的标准.
(3)合理性原则,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客观合理性和主观合理性的统一,在建立评价标准时既要考虑量化标准,又要注重质化标准.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实践合理性是整体的合理性.在建立评价标准时,既要注重对教学绩效进行评价,又要对教学的伦理道德层面进行评价.
(4)双向性原则,教学即为教师教,学生学.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双向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个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双向性成为反思性教学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
2.反思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
如何使教与学的活动更有成效?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学生的探究活动的组织是否合理?对课堂意外情况的处理是否妥当?判断自己是否成功地完成教学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策略?等等.
(1)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目标的反思中,主要是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2)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把这一部分做到近乎完美,那整个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化学概念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基础.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已有的概念对新概念的深化发展主要是顺应过程.在顺应过程中,反思是其主要的方式.教师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学生主动建构而将新的、更科学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图式中.
(3)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反思是反思性教学设计过程的核心,是设计和完善设计的依据.反思的内容应该体现教学设计科学性和教学实践真实过程的统一,因为反思的内容和结果将会最终决定教学实践中对设计的实施,即是决定教学设计的最终生成.
总之,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以反思改变教学,促进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反思性教学提出的背景因素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基础教学改革,其对广大教师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反思性教学是这场改革中倡导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大量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知识从课本到学生和自身经验不断丰富上,而不注重对教学的反思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思考,那么他们的素质很可能永远等同于新教师.
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学生的发展正沿着更加主动和自主的方向发展.所以,反思性教学是学生追求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1.反思性教学定义
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1)创新性.即通过反思拓宽思路,优化思维过程,在对问题的理解、探索问题的本质、归纳问题的规律和对问题的迁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2)互动性.反思性教学是发生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教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加以指导,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更加轻松,有目的性.
(3)自主性.教师进行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学,而教师的反思必须建立在与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自主意识,不能被其他同事的想法影响.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辅导.
(4)批判性.很明显,批判是贯穿于反思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精神.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有批判精神,可以更加客观地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反思性学习中,学生注意发扬批判精神,就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三、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实
现途径
1.反思性教学的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即在评价过程中不求全、求细,只讲求最后结果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2)开放性原则,评价不存在条条框框,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同时,反思性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原则也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个僵化的条目式的标准.
(3)合理性原则,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客观合理性和主观合理性的统一,在建立评价标准时既要考虑量化标准,又要注重质化标准.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实践合理性是整体的合理性.在建立评价标准时,既要注重对教学绩效进行评价,又要对教学的伦理道德层面进行评价.
(4)双向性原则,教学即为教师教,学生学.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双向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个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双向性成为反思性教学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
2.反思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
如何使教与学的活动更有成效?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学生的探究活动的组织是否合理?对课堂意外情况的处理是否妥当?判断自己是否成功地完成教学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策略?等等.
(1)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目标的反思中,主要是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2)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把这一部分做到近乎完美,那整个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化学概念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基础.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已有的概念对新概念的深化发展主要是顺应过程.在顺应过程中,反思是其主要的方式.教师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学生主动建构而将新的、更科学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图式中.
(3)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反思是反思性教学设计过程的核心,是设计和完善设计的依据.反思的内容应该体现教学设计科学性和教学实践真实过程的统一,因为反思的内容和结果将会最终决定教学实践中对设计的实施,即是决定教学设计的最终生成.
总之,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以反思改变教学,促进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