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大学生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an024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次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理论,已经在基础教学阶段不断得到重视并实施。但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应用并不多。聋大学生是一群有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的特殊需要大学生,他们在知识学习上的差异性,以及他们在知识吸收上的个体发展特点上的差异,表明了聋大学课堂也可能通过分层次的教学的实施和应用,更好地提高聋大学生课堂教育质量,提升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聋大学生 分层次教学
  【基金项目】该研究由2013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PYJY06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SKE08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建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36-02
  1.引言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课堂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方式以促进所有不同的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课堂教学模式[1]。分层次教学最早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首先是承认人有不同的特质,因此具体表现在教学实践上,就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尽管也有一些高职院校不断提出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甚至也已经有一些综合性大学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在高等数学、英语、体育及某些实验学科和专业中进行实验和探讨,但在高等教育中的真正广泛应用仍然不多[2][3]。而且,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一提到分层次教学,很多人也变得敏感起来,因为这和教育权威部门提出的“教育公平”似乎违背,于是使用分层次教学也就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唯恐会触动“教育公平”这一敏感的指标。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很多人对于分层次教学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也阻碍了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么,高等教育课堂中到底能否应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是否有其存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以聋人大学生课堂为例来分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存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借此希望能引起对特殊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认识和关注,以更好地为特殊需要的大学生服务。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需要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机会。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来看,由于我国聋教育起步早,发展相对稳定而迅速,能进入高中的聋人大学生数量也最多,能进入到大学的聋人大学生目前也逐步有增加的趋势。不过聋人进入大学除了少量通过正常的高考渠道外,多数仍然是通过单考单招的方式进入到高校的,这种招考的方式,既承认了了聋人与普通人的差异,又从政策上保证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该说是目前对于聋人教育层次提高的一种有效的探索。不过,进入高校以后,如何对这些聋人进行有效地教育[4],让他们能更好地在大学期间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并在毕业后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就成为特殊高等教育中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也是特殊高等教育教师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2.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及运用
  2.1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前提
  聋人大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目的是希望能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聋生的生源来看,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学校招来的聋人学生,这些聋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听力,加上他们接受和正常听力学生同样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在学习能力上、个性特点上,以及知识结构上都具有较好的基础。另一种是从聋校招来的聋人学生,这些聋人多数听力损失比较严重,要么很难适应普通中学的学习,要么很难与普通中学的同学和教师很好沟通交流,因此就仍在聋校学习,而各聋校的师资和学生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知识学习上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所学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以及对于知识的把握上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5]。这种生源的分布,本身就意味着两类生源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初就表现出了差异性,而通过聋校招生的生源又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这就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有效和理论前提。
  众所周知,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假设,是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的,正是由于有了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整齐划一地对每个同学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有些同学吃不饱,有些同学又跟不上的问题。既然聋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招生选拔之时,就已经有了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再加上进入大学后,有一些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有一些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还会进一步产生学习能力上的差異,因此,就有必要根据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以更好地促进聋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能够真正学有所得。否则,会严重影响许多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2.2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对于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可以从布鲁纳的教学主张中看出端倪,他认为,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教学,让有着不同个性特点和差异的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从而达到“从差异出发直到逐步消灭差异”的目标。分层次教学理论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发展差异特点之上,以因材施教、分组教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分层次教学,为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心理特点及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层次,从而达到不同层次学生均可以掌握知识,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实践模式[6]。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首先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和相应的心理发展特点,当前知识结构和基础,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反应,对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或小组,一般而言,根据能力高中低的不同,分成三组即可,层次太多,不方便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然后根据划分小组的学生能力现状,进行分层次的备课和教学方案的调整,做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差异化。比如对聋生的英语教学,可以根据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将学生划分成高中低三个能力层次,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分成三个小组。在课堂实施时通过课堂提问的分层次提问方式,给不同能力小组的同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来引入三个不同层次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各能力小组发挥自己的能力特点。这样既避免了分层即分班的苦恼,又可以让不同能力小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更利于培养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聋大学课程实施过程一方面要注意课程目标设计的多层次和弹性,同时也要兼顾大纲的统一要求,因此,首先要保证低能力层次的学生达到大纲的统一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和具体实施时注意到既关注各能力层次小组的同学发展,又要多注意低层次能力学生的达标。因此,如果不通过分班分层模式,就可以在设计作业上引导中高能力层次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在作业布置上进行分层布置,从而保证不同能力层次既可有效完成作业,又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聋大学生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除了课堂教学和作业分层,还应该要注意测验和考核分层次的可能性和实施,比如有些高校,已经要求聋生本科不需要过英语四级,这表明了对聋生英语学习差异的认识,也表明了对学生测试要根据聋生的学习特点和掌握知识的特点来进行,而不简单只是为了应试而学习。聋生进入高校学习,最大的目标,是能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和能力,为以后融入主流社会工作而服务,把握了这一宗旨,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各项教学改革措施。
  2.3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注意事项
  聋大学生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分层次教学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误区,首先,很多教师认为,分层次教学,就意味着分班。其实,分班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果班上学生不多,就不便分班,同时分班也可能会让学生以为自己给贴上了标签。因此,如果可以采取不分班实施教学时,可以采用在班上分组来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策略。其次,分层次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划分[7],并不代表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这种划分可以是教师掌握学生信息的内容,可以不具体在班上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从而避免有些学生会根据标签对号入座,从而产生一些负面心理,给教学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再次,分层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都能掌握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不可以为了某些学生,而使得教学目标偏颇,因此既不能盲目调低教学大纲,也不可一味拔高要求。
  3.小结和展望
  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理念,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得到普遍地重视和实施,也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成果[8][9][10]。不过,這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应用还不多,在聋人高等教育中运用更是少见。而对于聋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大家却有着一致的共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分层次教学改革在聋大学生课程改革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不过具体如何实施,却值得更多的教学研究者去探讨和分析,比如如何避免“因材施教”与“教育公平”的矛盾,如何更好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分层次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实施?这都有待于教学研究者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潘国伟.“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 2011, 7: 149.
  [2]裴希山.分层次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8, 11(2): 59-62
  [3]胡玉芝.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 2011, 1: 81-82
  [4]鲍国东.发展聋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代特殊教育, 2000, 5: 41-42
  [5]华国栋. 差异教学论.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郭变. 分层次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育研究, 2010, 9: 111
  [7]董国玉. 把握学生心理,实施分层教学. 成功(教育), 2008, 3: 85
  [8]王爱军.分层教学发展与研究综述.成人教育, 2011, 8: 65-66
  [9]杨连芳. 分层教学好处多. 学周刊, 2012, 4:70
  [10]谢春丽.分层教学法在数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7: 52
其他文献
摘要:自古写文章就有“凤头”的说法,认为开头精美,便可以引人阅读下去。一堂数学课的开始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实际设置精彩的导入,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几点高中数学教学导入的技巧,希望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一、 引言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以后就很
总结我院2012年度对门急诊处方抽查情况,旨在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状况,以达到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目的,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材料:本组材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度门急诊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反腐倡廉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危亡,面对国民党的“溶共”政策,中共更是如此,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是基础
我国的语体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苏联影响后不断发展,本文讨论的是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首先明确了语体学发展的情况,确定语体的定义和我们要讨论的语体概念,在此范围内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探索,认为在未来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第三方
空间在作品中表示人物活动的实际场所。小说情节的空间运动是小说艺术构成的必要元素,在现代小说中,空间的处理能力往往与作家的全部才华成正比。它具有彼此对立的双重意义:
期刊
当前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研究已具有多方面的趋向,如何有效地选择词汇学习策略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正是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个探讨点.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简要论述词汇学习的
期刊
在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当翻译遇上人工智能,究竟是机遇还是危机?迄今为止,语言服务企业应用AI技术的现状究竟如何?AI到底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