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阅读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78-0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许多著名教育专家都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抉择,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之,如果我们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或者选用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就会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对阅读方法的掌握。因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当今,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探索性和创新性,语文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要学会选择阅读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的用最少的时间筛选出最有用的信息。同时,阅读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不应该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思维、体验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对文本进行感悟和思考,获得启迪,并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能有较为丰富的积累,进而形成良好的感悟,根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何种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将文本中的重点信息进行勾画标记,并提出疑难。教师则引导学生归纳出文本的主旨或中心思想,然后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最后,教师解答课后习题,并且学生在学习完文本后也没有相应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语文阅读教学显得过于单一,长期采用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忽视了对文本的理解,学习效率也会不高。
  2、应试思想束缚学生的发展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的展示,然而大多数人却忽视了考试的实质,现今的学生大多熟悉了传统的考试方法,个别学生会只侧重于课本的重点篇目、重点段落的背诵与理解,而忽略了课外阅读,这样导致学生在即将参加中考之际还存在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
  3、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小
  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农村学生的信息摄取量远远小于城镇中学学生,因为获取信息的方式较少。同时,农村初中学生缺乏收集获取信息的兴趣,缺少课外阅读就缺少实践,缺少实践也就缺少经验的积累。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看清这一实际问题,同时还要不断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改进初中阅读教学,我有以下思考:
  一、丰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1、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即是在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资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例如,在学习《出师表》时,教师可首先对诸葛亮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诸葛亮生平的同时去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忠诚之心,以此为出发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另外还可以积累和诸葛亮相关的事件、成语、俗语等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延伸阅读的时候,要立足课本发散阅读,让学生围绕课本阅读去拓展阅读,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摒弃不良阅读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
  2、以读、说、写丰富阅读形式
  学生在课内的时候对某一类型的文章感兴趣,就引导学生去阅读同一类型的文章,多积累就能让学生逐渐丰富阅读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读到的好词佳句或好的文章介绍出来,或以朗诵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朗诵水平得到提升,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积累,将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提升起来。写作水平提升了,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多用文字表达自己在阅读文本时的看法、感受等等,将学生所写整理并展示出来,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自然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认真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在学生感受语言特色的同时,对文本也有一定的理解,不但可以进行文学积累,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是我一贯沿用的做法,看似老套却可以让学生通过纵观全文来把握文章的轮廓,有了轮廓,学生对文章就有了整体的把握。
  三、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单单只靠教师的“教”还不够,还要强化学生的“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将正确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加以指导和规范。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浏览法、略读法、精读法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阅读过程中的“读”,对于一篇文章,至少要引导学生进行初读、再读、多读。既可以更深地了解文本的内涵,又可以在文本的基础上产生自主独特的思维。
  总之而言,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但无论任务多么艰巨,道路多么漫长,只要找出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阅读能力社会逐渐提高,学生也会因此爱上学习,爱上语文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醋酸电离常数测定是经典化学实验,采用p H滴定法测定原理巧妙方法简单,但是手工作图进行数据处理会引起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利用计算机软件作图,并且提出了较为精确
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对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由于哺乳动物体内没有产生n-3PUFAs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所以哺乳动物均不能自身产生n-3PUFAs。目前,常用于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高危人群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析各种高危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对3 324例高龄、有长期吸烟史、嗜酒、
【摘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个性;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发展个性;鼓励学生自由写作,展现个性。  【关键词】学生写作 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79-01  写作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是心灵的声音,每个学生又是唯一的。自然,我认为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个性化的、生动活泼的、绚丽多彩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往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94-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新教法,收到好良好的效果?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课文的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
研究背景及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可预防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是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危机。胰岛素抵抗是T2DM的主要特征之一,主要发生在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和心脏等胰岛素受体分布密集的器官。T2DM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不能明确,但大多数研究已经证实,慢性低度炎症反应在T2DM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过去的几年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关键,全面提高人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其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观念  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教育思想,真正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教师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引导技巧高超,善于给学生营造想象的时空,才能使教学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