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barre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更加重视群文阅读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一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辨识文字能力、阅读能力、兴趣和写作能力等,其中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诸多不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提升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及群文阅读教学经验,阐述几种可行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一、科学选择阅读材料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前,应当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材料,这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围绕同一主题选择高质量的文章,并为学生进行合理的编排和组合,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教学任务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文章,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对《灰雀》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拓展阅读教学的环节,为学生选择一些相似的文章,让学生通过了解小动物,来学会如何描写和写作,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够养成乐于观察的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两个事物,通过对比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以学生为本,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希望获得新的教学体验,教师应当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理解多篇文章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却有某种相通之处,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陈述和倾听。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和《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两篇文章,然后将这些文章进行分析和对比,引导学生概括和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并向学生提问在课外是否读过相同类型的文章,自己读过的文章和课文之间存在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合理组合设计阅读文章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可循,例如教师要为学生合理设置阅读的难度,合理地组织设计阅读文章,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如果教师选择的文章不适合学生,会使得学生的阅读遇到诸多问题,影响阅读的质量,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多选择一些优秀而又经典的阅读作品,并在合理的时机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经典的文章中学会阅读和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父爱和母爱等环节,针对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胡适的《母亲》、林夕的《母亲的存折》、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从而让学生了解和体会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师可以安排多次这类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体会,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再比如:在讲解名人事迹等题材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文章加入到阅读过程中,为学生科学合理地组合设计,增强对名人的崇拜感,学习名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争做三好学生,并树立起爱国之心。
  在实施群文阅读之前,应当先确定阅读的题目,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有目的地实施学习过程,例如:可以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和默读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确定问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读物,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课外文章,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得到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例如:在上《黄继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描述的时间、地点、人物性格,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相关的文章,例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等,通过对这类文章的阅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三、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后的积累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并增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个环节,以此来增加学生感受和抒发情感的机会,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群文阅读结束之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感悟,然后小组可以推荐一两名学生进行表达,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通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挑选的优美文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一起赏析文章,优化阅读的效果。最后,在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文章的优点在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等,通过这种思考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明显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形势,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能够提高阅读的兴趣,增强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要重视对群文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并对阅读文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组合。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会思考文章的特点,学会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从而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基本功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初中教师人员在面对教育改革的时候必须要对自身教学思路进行创新,并且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理解性阅读创新在教育改革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的方法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
女性增龄、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快速骨量丢失,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青少年时期是最大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应从青少年开始.然而,因节食、运动不足等,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育体系中地位日益上升,有效的研究性课程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并将研究性学习与语文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不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能力。语文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富含大量的知识,蕴含了很多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的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程序,优化教学结构,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
目的:为评估国产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和临床多中心实验.采用HAMD和TESS在用药前及用药后7、14、28、42d评定药物疗效与不良
【摘要】在写作中少不了引用他人的文字,进行借鉴和模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单纯的引用中脱离出来,从借鉴引文开始,融入自己的创意,起到推陈出新的效果,让引用借鉴也变得多姿多彩,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引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写作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写出课题的精彩,我让学生从引用开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课外阅读兴趣氛围的营造、加强学生引领授之以渔、引领互动在交流中提高,以及倡导积累拓宽视野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探索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提升语文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