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矛盾纠纷的日益复杂化和奇点式发展,催生了创新纠纷解决模式的现实需求.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依托高效便民、资源统筹和协同治理等优势脱颖而出,纵深发展成一类能够实现纠纷预防与权利救济深度融合的新型社会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机制.从互联网法院成立到一站式平台入基层,浙江ODR运行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但也面临着现代性风险和社会认同缺失的现实拷问以及实体运作规范阙如和程序保障设计粗疏的法律问题.基于浙江ODR之制度创新与实践考察,建议进一步转变治理观念、推进统筹立法、防范安全风险和巩固民主决策,着力于在开放性
【机 构】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杭州311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矛盾纠纷的日益复杂化和奇点式发展,催生了创新纠纷解决模式的现实需求.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依托高效便民、资源统筹和协同治理等优势脱颖而出,纵深发展成一类能够实现纠纷预防与权利救济深度融合的新型社会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机制.从互联网法院成立到一站式平台入基层,浙江ODR运行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但也面临着现代性风险和社会认同缺失的现实拷问以及实体运作规范阙如和程序保障设计粗疏的法律问题.基于浙江ODR之制度创新与实践考察,建议进一步转变治理观念、推进统筹立法、防范安全风险和巩固民主决策,着力于在开放性协同治理框架下,从行政自制与多元监督规范层面的建设入手,在确保完善预防性化解机制与全流程再治理的同时,达到公共服务与争议化解的双向融通.此外,要从数字化社会矛盾纠纷治理的法律实践与技术规制层面拾遗补缺,构筑便宜高效、公平正义、安全智能的现代化纠纷解决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呈全面性和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办学方式、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人才机制和人才市场等处于全新的改革与发展机遇期,也面临着教师资源、办学经费、社会认知、管理机制和治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新时代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拓展教育资源与就业空间,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教育环境.
以浙江省特色小镇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聚焦特色小镇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的硬约束过多、府际网络的复杂性增加了政策执行难度、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的内在矛盾阻碍政策执行、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的政策支持能力滞后等问题.进而提出动态调整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的硬约束、厘清府际网络的权责分配、优化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的权责边界、提升专业网络与议题网络的政策支撑能力等建议,以期助力浙江省特色小镇政策的不断优化,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持续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后,分类管理政策成为规范民办高校发展的一项创举,但以往民办高校“以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对政策实施造成诸多困惑.一些民办高校的运行管理已经背离了非营利性办学宗旨,集中表现为通过非公平关联交易获取经济回报、以家族式控制方式实施学校治理、侵犯师生合法权益、未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不科学、社会力量监督不到位和师生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为促进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宗旨的实现,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社会监督、切实保障师生权益等
当前,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师资配备不足及经费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应构筑“二三四三一”模式,打通“知”与“行”两个环节,开展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性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打造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和学生3个教育主体,把国防教育与其他教育一体推进,纳入大德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努力为国家培养坚强的新时代国防后备力量.
高校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高校校园安全是社会安全稳定的“晴雨表”,应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积极探索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新思路.犯罪学中著名的CPTED理论可作为构建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基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六个层面分别与CPTED理论的六个核心要素具有的强关联性,文章构建涵盖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1个具体维度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制度、教育、人员、思想、社会和技术等层面提出优化建议.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自此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此次改革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和有序推进的原则,分三批次进行试点改革.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直接关系到高中各门学科的教学方向,也对高校录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通过对河北医科大学在河北省的招生情况的前段分析,探索高考综合改革后高校在招生层面受到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应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