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力量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自由》
  [美]欧洛芙著魏志敏译
  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1
  定价:32.80元
  
  心理咨询在中国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一方面,所有的市场预测都认为中国的心理咨询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许多心理咨询师朋友却难以感受到市场的热度,所得收入仅能勉强度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人给心理咨询披上了一层负性的外衣,认为是心理有毛病的人,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情感自由》在国外亚马逊的排行榜长踞了心理干预类的第一名,而“心理干预”这个词或许在中国仍带着隐晦或神秘色彩。事实上,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确实对人性持有负性的看法,把心理咨询或干预看作祛除人内心某种冲突和矛盾的技术。例如,精神分析法假设,自我发展的根本即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本我,常常和自我发生冲突,而释梦、联想、自由联想这些精神分析技术就是帮助患者缓解冲突的。而理性情绪疗法则认为,人的内心充满着种种非理性的想法,那些是让我们痛苦的根源,所以要通过自我对话来消除这种矛盾。行为主义疗法却认为,人的身上充满了种种错误的行为,要通过系统脱敏、厌恶疗法等种种技术消除这些恶习。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但是二战后,大部分注意力都投向测评并治愈个人的心理疾病,心理咨询逐渐远离普通公众的视野。20世纪末,积极主义思潮开始在心理学界兴起,心理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潜能和力量的挖掘。这种积极主义思潮,正是朱迪斯·欧洛芙博士写这本《情感自由》的思想背景。
  关注人类自身的潜能和力量,而非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这个听起来顺理成章的观点,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绝非易事,因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习得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假设:每个人的弱点是他进步的最大障碍。当面对消极情感时,我们最习惯的反应是想办法把它消除。
  在《情感自由》中,却呈现了另一个不同寻常,但是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从消极情感的囚笼中解放出来:开发和释放我们心中的积极情感,比如,用勇气去战胜恐惧,用联系去面对孤独,等等。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道理都是稀松平常的,太多成功学的书籍都在讲。可是,这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写成的书,无论是概念使用的考究,现象描述的形象和清晰,还是对问题分析的深刻,都值得细细品味。例如下面一段对恐惧和勇气的辨析,就非常精彩:
  “消极情感给你带来的直觉信号要比积极情感强得多。恐惧向你袭来时气势汹汹,但缺乏实质性内涵;勇气通常平静而有魅力,它会激发你的美德,增强你克服灾难的自信心。”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在困难面前,人的心里包括勇气和恐惧两种情感,两种情感是相伴相生的。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恐惧到了极点,也能够从内心弥散的恐惧中,寻找勇气的力量,帮助我们驱散恐惧。这种细微的体验,没有读到朱迪斯·欧洛芙博士这段话之前,你能意识到么?
  《情感自由》提供了7个解放自我的工具,但这7个工具却是在这个假设之上——假设每个人都能够利用所有这些积极情感的力量。事实上,每个人的优势情感力量可能是不同的。能够利用所有这些积极情感的人是不存在的完人。所以,作为读者,更合适的做法是,把这本《情感自由》作为寻找自己情感自由的指南。
其他文献
时下,一种全新的女性职业在大都市悄然出现。它就是“应召钟点女秘书”,一些年轻白领女性,利用工余时间,为客户提供钟点服务,并按钟点收取酬金。  某房产公司的总经理秘书陈小姐,去年从名牌大学毕业后,不到半年,就以精干、利索、敏锐、快捷而在行内闻名。附近几家外地客商纷纷邀请她提供“钟点秘书”服务。陈小姐在征得老板同意的前提下,分别与他们签订了“钟点服务”的协议,开始科学而巧妙地利用工余时间为他们提供“钟
从2000年11月中旬开始至2001年1月,上虞市实验小学网管中心的老师对全校各学科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该校规定每星期六上午为面授时间。主要学习运用Aothorware 5.0制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