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岩石圈深部流体及相关科学问题

来源 :地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研究地球岩石圈深部流体和对地球深部流体的观测发现,水溶液在跨越临界态时有许多特殊性质。使用水热金刚石压钻在200~800MPa,300~700℃条件下,可观测到:NaCl-H2O溶液两相不混溶相区的结构和近临界态现象。测量高温高压下NaCl溶液的电导率,在近临界和跨越临界态时发现最大电导率值。在对大洋中脊热水观测中可发现大多数喷口是在2200m深。喷口正在近临界态条件下喷出含矿流体。这些临界态研究对于重新分析岩石圈的地球物理测量结果和对认识大陆岩石圈内流体性质有很大意义。
其他文献
平衡剖面技术是构造演化定量恢复的有效手段,但须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本文针对中国西部的陆相同沉积挤压盆地的特点,提出更好地利用平衡剖面
1 项目概况  "多参数反演技术"是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科技项目(编号:20010211), 2001年底启动,2005年12月完成项目验收工作.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
期刊
经区域地质调查、专题研究及钻探工程,老挝万象地区基础地质调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是:①该区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会辛南组(P2hx)、南拉组(P2nl)、南康尚组(P2nk)、南立组(J1nl)
本文首先利用同站位多介质同采的资料分析研究了各环境介质中的不同痕量金属对生物富集的贡献,提出孔隙水中Pb、Zn、Cd、Cr对生物体中同名组分富集的贡献较大;进而采用PHREEQ
本文介绍了原油和岩石可溶有机质的单分子烃C同位素分析方法。通过饱和烃样品预处理与未处理、标准样品及其加入异构烷烃后的对比试验以及常见的3种基线模式数据处理方法的讨
滇黔交界地区蛾眉山玄武岩铜矿化具层控特征,主要发育于上二叠统蛾眉山玄武岩组第四岩性段下部。矿化主岩为玄武岩流顶部的淬碎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岩流之间的含炭沉积岩;矿石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