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比兴”碰撞融合的意义——以《文心雕龙》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gu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了《文心雕龙》中"意象"、"比兴"两个概念,认为两者之间已经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为后来的"兴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指出,这种现象是因为"比兴"理论自身的缺陷造成的,"意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比兴"理论的缺陷,并且为诗歌的意义别开生面,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其他文献
敦煌及吐鲁番出土文书是研究中国中古西部寺院经济的最佳文献,其中尤以寺院籍账最为珍贵。籍账中记载了寺院各种僧俗劳力的工作任务和他们从寺院获得劳动所得的粮食分量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