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类自己的“引力波”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引力波”三个字震荡了全世界,刷爆了朋友圈。沉浸在传统佳节里的中国,由此掀起了一轮崇尚科学的热情,激发了对浩渺宇宙的奇妙想象与对探索宇宙规律的向往。透过“引力波”,人们对“基础科学的艰辛而美丽”有了真切的认知,科学工作者们对如何推动创新有了深切的思考。
  这一场科学的心跳,源于一个来自宇宙深处的、久远而微弱的信号,而这一信号被蓝色星球上的人们捕捉到了。如果爱因斯坦听到广义相对论发布100年后引力波被探测到,会为此欣喜若狂,还是淡定地吐吐他的大舌头?
  这一次,通过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人
  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从而“发现和记录了一个关于大自然的、迄今未被发现的基本事实”,验证了“爱因斯坦是正确的”。选择方向,设计实验方案,长达几十年的“等待”……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科学眼光和科学耐心的胜利。这也让人们再一次见识到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中时常演绎的悖论:“它是辛苦的、严谨的和缓慢的,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
  这种悖论显然非常折磨人,没有强大的毅力无法承受。就像在成功的那一刻,参与其中的科学家感到巨大的解脱和喜悦,但更多是解脱:“40年了,好像有一只一直坐在我肩膀上的猴子,在我的耳边唠叨嘲弄我:‘你怎么知道这一定能成功?你让这么多人参与进来,如果这一切永远不会成功怎么办?’”LIGO的科学家们或许并没有料到,自己能够这么快地站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如果那两个黑洞转得再慢一点,碰撞得再晚一些,他们或许还要再等待很多年。
  在LIGO科学合作组织宣布成功的消息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在致信全校时提到:“(这个研究)在一个广袤的背景上展示了,对深入的科学问题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如何探索,以及为什么至关重要。”对于科学探索的价值所在,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并不是总有像引力波探测这样巨大的科学发现来证明这一切,显然这一次我们的感受尤为深刻。
  每一次重大的自然发现、科学突破,和观测新工具的诞生,都是人类认知圆圈的扩展,对世界了解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就像有科学家所描述的,500多年前人们用自己的跋涉发现新大陆;400多年前光学望远镜发明后,人类发现自己生活在太阳系;随后的电磁波、中微子信号,让人类的“眼光”能够脱离银河系乃至到达宇宙边缘。现在,引力波的发现,则让人类不仅能看宇宙,也能听宇宙,“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探索宇宙的新窗口”。而伴随着每一次新的视界的打开,人类的世界观、宇宙观得以刷新。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类的伟大。来自13亿年前遥远宇宙的引力波细微到难以捕捉,能用长达40年的时间去验证100年前的科学理论,这种对科学的信念和坚持,比起黑洞相撞激起的涟漪,更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这一次的引力波探测成果,更像是两代科学家穿越时空的联手,为人类开启了一场新的探索旅程。而接收和传承这种来自人类自身的“引力波”,对只有30多亿年的地球生命史和几百万年的人类史,更具有生命和梦想绵延不绝的实际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
  点评>>
  美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全世界都为之震动,有很多人都从探测引力波的意义、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等方面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然而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高屋建瓴,将100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引力波的理论和科学家经过40年努力验证了这个理论结合起来,说明两代科学家穿越时空的“联手”才有了这次科学发现,说明这是全人类科学精神“引力波”的接收和传承,而永不停止探索宇宙、探索自然、探索世界的脚步,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奥秘之所在。文章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文笔隽永、饱含深意,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时评佳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关于刘胡兰的故事,是催人奋进的,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关于刘胡兰的戏剧剧目,各个院团多有演出,我们团演出的这个评剧剧本,是由我的师父、评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孟凡龙先生整理的校园版剧本。我认为,《刘胡兰》这出评剧排练、演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演出,让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进一步了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是无数革命先烈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关键词 表演 民族精神 
在2014年新教育年会上,朱永新老师提出“艺术教育成人之美”,并强调艺术教育及其课程是“智力、认知和构思能力的重要唤醒者”。这一重要理论主张,为当下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同样需要朝向“成人之美”。换言之,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向,不应囿于技术、知识、素养,而是幸福完整的人生。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感悟生活,提升素养,拓宽胸襟,涵养人格,升华
面对学生学业负重,家长和老师很是堪忧。一边是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一边是在担忧学生的成绩而不断地充电,寻求着最能减轻学生负担的捷径。但是事实上,没有抓住实质的减负,实际上在增负,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心理负担,而且增大了学生的负担。于是,好多教师从学生的作业量上来减轻学生的负担,这不失为一种良策。  对学生的减负,我们绝不能因为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就认定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学生作业的时间长短,并不是衡量学
编者按:尤溪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中国古代教育家、理学家朱熹的诞生地。朱熹生平对生养他的尤溪,怀有深厚的赤子之情。据记载,他曾多次回到这里寻亲访友、讲学授徒,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手迹板联和诗词歌赋。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民,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骚客到这里寻根溯源。始建于1905年的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就坐落在这片人杰地灵的文化之地,一个多世纪来学校根植并依托于闽
“上河中心小学的校园,充满书声和笑声,溢满书香和花香;学生活学,教师活教,校园有活力,这与孙建军校长3年多的精心打造分不开……”江苏省淮安区教育督导室主任王忠诚在2013年淮安区学校“十大特色亮点项目”先进单位评审会上这样说。  点燃活力  2010年,孙建军作为公开选拔校长人才库培养对象,走上了上河镇中心小学校长岗位。上河镇是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乡镇。学校生源少,规模小,校园缺乏生机和活力。作为新
人类如果希望定居火星,就需要在火星上制造大量有机化合物。从地球上运送燃料、药物等有机化合物到火星上,一是很难运过去,二是费用太昂贵了。在火星上,96%的大气是二氧化碳,没有氧气,但是那里有阳光和水,尤其水在极地冰盖中相对丰富,而且火星大部分地区的地下都可能冻结着大量的水。这给在火星上制造有机化合物提供了可能性。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在过去的8年里,研究人员一直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感知经典书籍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黑龙江省鹤岗市红旗一校积极开展读书艺术节活动。读书节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进行班级阅读展示,第二时段进行了讲故事专场、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交流专场、学生“好书推荐”交流分享专场、家庭读书经验分享专场、教师读书交流专场以及表彰颁奖总结专场,多层次、立体的阅读活动展示,展现了师生在阅读中的体验、感悟、收获。  此次活动让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微视频、思维导图等记录玩得特别开心的一次经历。  2.能运用连续变化的动作,分步写清楚玩的过程,加以声音表达高兴的心情。  3.能依据习作评改清单,初步评改他人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连续变化的动作,分步写清楚玩的过程,加以声音表达高兴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真体验,活化“好玩”思维  1.图文并茂,回忆都玩过哪些好玩的游戏。  击鼓传花:生生接
对教育平台进行优化完善  让梦想引领美好未来  从实质内涵中树立学习标杆  对教育平台进行优化完善  主持人提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教育活动来使我们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真正的深入人心,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激发起建设祖国和振兴民族的热情?  四川省成都市川化中学校长何庆云:学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未来和希望。“中国梦”饱含
他择善固执,且能抓住每一线希望,利用每一个机会。他也许因某人不反对他的意见一时高兴,但事后他对这个人绝不会表示赞许,尤其当他发现此人是揣摩首相的心理时。  丘吉尔八十岁生日时,英国国会上下两院联合赠送他一幅大画像,是当时名画家兰姆·苏士朗的杰作,把丘吉尔画得像一只陷于困境的怒狮。  丘吉尔解嘲地评论他的画像:“这幅画像是一件了不起的现代艺术,其中显然融合了一种力量与坦诚。”  活力充沛,说话直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