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结构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m2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C6F13I为链转移剂,通过碘转移乳液聚合制得碘封端的聚偏氟乙烯(PVDF-I),再以PVDF-I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N-乙烯基吡咯烷酮碘转移溶液聚合,得到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DF-b-PVP)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采用NMR、IR、XRD、DSC和AFM等对PVDF-b-PVP嵌段共聚物的分子和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VP能有效嵌入PVDF与末端碘之间,PVDF嵌段PVP后,PVDF分子链的有序度明显降低,产生γ晶型PVDF,同时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降低。PVDF-b-PVP嵌段共聚物表现
其他文献
传统主成分分析(PCA)算法旨在挖掘训练数据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特征,己在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然而,传统PCA方法在建模过程中通常认为各个测量变量的重要
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一直是我国专利法律制度和法学原理讨论的热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和《中华人民
针对工业过程故障识别的需要和实际工业数据小比例有标签、大比例无标签的特点,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半监督故障分类方法.在半监督阶梯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结构和损失函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滴管炉反应器内H2O2热分解氧化NO特性。对比了不同H2O2蒸发条件对NO氧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气体温度、H2O2溶液浓度、H2O2:NO摩尔比、NO初始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