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在高校:目标、动力与路径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g5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作为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独特主体和关键力量,当代中国高校必须从自身社会定位角度进一步明确高校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在现实动力层面,加快培育“中国梦—高校梦”的现实土壤;在实现方式层面,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探索高校中国梦实现的必然路径,才能真正将高校打造成为率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才高地和智慧高地。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育人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站起来”“富起来”之后继续前进的崇高目标。“中国梦”战略构想提出之后,在全社会迅速形成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相对比较独立的高知识型子单元,是中国梦战略构想率先践行的关键阵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力高地和人才基地。经过四年多的实践,“中国梦”战略构想在高校的基本使命已经从最初的方向指引为主逐步向精神凝聚为主转变,作用方式也逐步从最初的教育宣讲为主向凝聚践行为主转变。高校只有在深入总结之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从目标、动力和路径三个层面,系统深化中国梦的践行方略,才能使高校更加深刻地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奠定最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基础。
  作为当代中国高校奋斗目标的中国梦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是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面向未来的目标指引,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对于当代中国高校而言,为之团结奋斗的中国梦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这是我们在高校践行中国梦必须首先回答的基本问题。要科学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单纯从中国梦宏伟目标的提出者、研究者和宣讲者那里寻找答案,那样只能是“中国梦”这一思想理论体系内部的相互解释,而是要跳出这一思想理论体系本身,从高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实现的历史实践中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从客观上全面把握实现中国梦目标在高校的科学内涵。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实践对当代中国大学的独特要求,是我们全面把握中国梦目标在高校的科学内涵的核心依据。大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智慧源泉和人才摇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以北京各高校学生为主体的“五四”运动不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彰显出“民主”“科学”的时代之光。抗战期间沦陷区各大专院校纷纷南迁、西迁,在大后方坚持抗战办学,最终为新中国强势崛起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奠定了国家强盛的科技基因。改革开放也正是从恢复高考和“科学的春天”起步,支撑四十年来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 “第一资源—人才”和“第一生产力—科技”,这两样都离不开当代中国高校。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继续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掌握先进科技和人文智慧的现代化人才;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为全社会直接贡献创新与智慧。此外,大学作为全社会一个独立的高知识型子单元,还应当以自身的优秀治理成效引领全社会治理方式的升级与转变。因此,高校中国梦的主体是育人梦,即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各种环节,不断培育一代又一代在校大学生,教给他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思维能力和技术能力,持续不断地为全社会的各个岗位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高校师生通过艰苦钻研、创新开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为全社会直接输出科技和知识等智慧产品的梦想,也是高校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如果说“育人梦”和“贡献智慧梦”都是高校中国梦显而易见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高校作为一个微型社会子单元,以其卓有成效的治理实践向全社会输出成熟的治理经验,以高校的治理理念引领全社会的进步发展梦想,则是高校中国梦的深层次内容。
  高校不是完全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单元,而是社会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与社会的双重发展都需要二者之间维持持续性的能量交换。这种稳定的、持续性的能量交换也成为社会和高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一机制也决定了高校中国梦不可能只是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科技、知识等智慧产品的单向度过程。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能够促进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从而也在根本上为高校汇聚高水平教师和吸引高素质生源开辟道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还能有效拓展高校办学资源,最终优化高校办学环境。在社会发展进步基础上实现高校自身建设的大发展,是高校中国梦的另一面。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使当代中国高校发展的奋斗目标不再局限于每个大学自身范围的量化指标,尤其是不再单纯聚焦于每年培养学生数量和取得科研成果数量的增长,而是提升到了全社会、全民族振兴发展的全局高度,通过强调“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开始同高校里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人紧密联系了起来,从而具有深厚持久的实现基础。
  中国梦在当代中国高校的实现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现实要求,具有深厚的现实动力基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换言之,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与最雄伟的动力蕴藏在十三亿中国人民之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高校作为相对比较独立的社会子单元,活动于其中的高校师生群体具有知识水平较高、理性能力较强、自主表达较多等基本特征。要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化成为全体高校人的内在认同和自觉行动,就必须在尊重高校师生群体基本特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面向不同群体的利益引导机制,从而在高校大力培育中国梦的实现土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日常居住的家庭,会客是在客厅,写作是在书房,睡觉有卧室,做饭在厨房。每个居室有每个居室的功能。毫无疑问,床是人睡觉用的,一般都放在卧室。  但老北京,也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承担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大脑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构建以思想政治课程、综合素养课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以及网络通信手段不断进步,信息传播成几何式爆炸增长。广大基层职工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职工群众思想活跃。如何提升基层队伍形势任务教育工作水平,引导基层干部职工以及离退休人员知形势、树信心,明任务、上水平,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是当前摆在广大政工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形势任务教育的弊端和症结所在  (一)思想上轻视  形势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良的情绪和失衡的心态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共安全及有序发展.笔者从所从事的煤矿安全工作出发,对于煤矿协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详细阐述,指出开展心理疏导的
现在的武术,时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消息,好的信息几乎没人报道,就是报道也是微乎其微的只言片语。倒是一些坏事,只要七扯八扯能与武术扯上一些关系,就总会被媒体推上风口浪尖。叫人百思不得其解——武术惹了谁?  最近,被网络、报纸各大传媒炒得沸沸扬扬的“浙江武术高手被邻居用菜刀砍死”事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人们似乎并不关心矛盾本身的孰是孰非了!直接将视野停留到“为什么武术冠军打不了一个平常人呢?”对此
摘 要:廉洁教育是是反腐倡廉实践的要求,也是牢筑领导干部思想防线的基础。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的廉洁教育也被提上日程。文章结合近年来供电企业廉洁教育实践经验,就电力企业如何创新廉洁教育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电力企业廉洁教育工作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供电企业;廉洁教育;方式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
生命的意义在于生而至尊,死而忠烈.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理想的追求.烈士的由来和作用.烈士的意义.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电力事业,电力企业得到迅速进步和提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国离不开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目前电力企业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的线损分析及管理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分析;管理对策  供电企业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供应电能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线损问题,研究和分析供电企业的线损分析及管理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