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之协调——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视角

来源 :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被宣示为“私权”,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倡保护的是公众利益,随着知识产权制度承栽的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迅速扩大,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孰轻孰重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凸显其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公约形成了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国际法基础,若以此为契机,能够贯彻利益兼顾、知情同意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协调的现实可行性,通过界定农民权为一种先用权制度纳入专利法体系范围、承认并确立社区知识权、构建和完善生物与遗传资源获取及惠益三项举措,则可展
其他文献
弗洛伊德认为,人是由"三我"来支配其行动,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社会化人就是"超我"境界下的人,是已经掌握了人类的一些基本道德要求、社会规范和基本技能,并持续学习,不断进步,勇
由于砖混结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外),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不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屡经发生,形成隐患,当在地震及其他荷载作用下,容易引起提前破坏,故对此应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或资源超越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生活由国家过程转化为国际过程。交通成了激活国际与
随着网络世界的兴起,人文话语和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份正在发生变化,传统伦理价值和深度审美趣味正在消失,本能欲望的满足成为消费时代的焦点。网络因参与者的平民化及多元化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