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r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处在一个讲求发展科技的年代,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科学教育,让学生学好、用好科学。科学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为了让小学生对科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将科学和生活相结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创设情境,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小学科学教育主要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小学生处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对很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体会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科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溶解》一课时,科学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创设了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化情境。首先,教师向学生们提问:“我现在很想喝一杯冰糖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快速地喝到这杯水呢?”泡冰糖水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一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泡糖水喝,立刻就会给出教师答案:“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可以加速糖溶解在水中”,“可以用两个杯子来回地倒换加速水变温”,“用纸扇热水杯子”等等。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让科学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科学其实就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比方说在教学《光的反射》时,科学教师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并用不同材料的东西进行反射,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慢慢会发现不同,教师再对他们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就会得出结论:光在不同的表面反射出来的光是有差异的。教师为学生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将教学贴近生活,让科学变得简单易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就地取材,将科学探究变得生活化
  科学教学与科学探究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必然需要探究材料。学生在找寻探究材料时可以就地取材,从我们熟悉的生活当中选择,例如鞋盒、牛奶盒、可乐瓶和一些废弃的东西都是探究时经常会用到的材料。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探究材料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自己展开科学探究,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分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比方说,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为了进一步将科学教学变得生活化,教师没有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工具,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它们发出声音来并不难,这样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科学充满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一草一木皆蕴含着科学,科学课让小学生对生命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使他们从生命现象的表面了解到生命现象的本质。一株小树苗的成长、一个小动物的长大这些都与生命科学有关,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种植花草、喂养小动物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和记录。这些任务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良好学习习惯。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开展科学探究,巧妙地将科学回归到生活中去,所以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制定和生活有关的科学探究,将科学探究变得更加生活化完善科学教学。
  三、 课外活动,布置生活化课外作业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外活动和布置课外作业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很好地将科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定时的课外作业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了《水的污染》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被污染的水源,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死去的鱼虾,结合自己的所观谈一谈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学习完《混合》单元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调制一杯混合果汁,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课后练习,应将科学探究引向课外生活中去,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当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后,教师可以利用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究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有相同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张实验表格,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校园开花植物的花蕊、花瓣的数量。学生在做这些课外作业时并没有被迫感,相反会觉得很有趣而且也乐于去完成这项任务,所以教师应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和课外作业的布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让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通过生活近距离地去感受、体验科学,从而领悟到科学独有的魅力。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生养成用科学的眼观去看待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拓展性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运用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来进行拓展,使得书本知识可以延展到生活中去。拓展性的学习建立的基础是基础知识,尊重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综合的知识能力进行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只是对学生课本知识的传授,学习都只是基础知识,讲过大量的习题
摘 要:系统化、人本化以及信息化是目前图书管理工作最根本的要求。但是,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往往对系统的构建缺乏认知,文章基于物联网技术下,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促进了图书馆管理工作地有效进行。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图书管理;系统构建  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图书管理工作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传统形式下的磁条、条形码识别等方式,不仅安全性、管理效率低,而且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实
摘 要:新媒体时代,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注重互动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创新能力,了解学生,灵活选择教法,因材施教,耐心等待,静下心来,学会倾听,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促进知识的生成,学会欣赏,鼓励学生,从而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教学;等待;静听;应对  随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得到重视,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缺乏
摘 要:美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深入践行改革理念,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空间拓展等多个方面,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分析研究  初中美术课堂生动程度如何,不仅事关教学目标达成度,而且和学生整个素质培养息息相关。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深有体会,生动课堂的打造必须突破已有模式的制约,特别是要在思想理念上开辟创新,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