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媒体艺术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出发,总结概括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独特的表现特性,并就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体系做出系统的分析。在论述过程中,将自身的创作实践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案例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分析论证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问题。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151-2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已成为各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艺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蔓延开来,几乎进入所有与视听媒介相关的领域。从好莱坞的数字电影特技到家庭中的高清晰度杜比音响电视,从计算机网络游戏到虚拟现实场景的构建,数字媒体艺术成为一个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崭新的艺术领域。可见,正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艺术的数字化,催生了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品种。
  一、数字媒体及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简单来讲,“数字媒体”一般就是指“多媒体”,是由数字技术支持的信息传输载体,其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有互动特性。
  如果按时间属性分,数字媒体处理器分成静止媒体(Still media)和连续媒体(Continues media)。静止媒体是指内容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数字媒体,比如文本和图片。而连续媒体是指内容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数字媒体,比如音频、视频、虚拟图像等。
  按来源属性分,则可分成自然媒体(Natural media)和合成媒体(Synthetic media)。其中自然媒体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景物,声音等,经过专门的设备进行数字化和编码处理之后得到的数字媒体,比如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数字摄像机拍的影像,MP3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电视等。合成媒体则是指的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特定符号,语言或算法表示的,由计算机生成(合成)的文本,音乐,语音,图象和动画等,比如用3D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角色。如果按组成元素来分,则又可以分成单一媒体(Single media)和多媒体(Multi media)。顾名思义,单一媒体就是指单一信息载体组成的载体;而多媒体(Multimedia)则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数字媒体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如语言数字化、表现多样化、制作高效化、艺术大众化等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传统的艺术生产工具和材料由电脑设备、数字软件和编程语言所代替。数字技术将艺术语言数字化,这也带来了艺术表现上的多样化。数字媒体艺术使用数字化的创作语言,对任何内容都可以进行反复修改和恢复,为高效化的制作奠定了基础。数字媒体艺术使得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大众化成为现实。
  二、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不单指某一传统艺术种类,而是指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广泛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包括数字电影艺术、数字电视艺术、数字动画艺术、数字游戏艺术、数字图像艺术、数字装置艺术、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数字设计艺术、数字音乐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对于该如何称呼这种艺术,我们虽然还在“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中不断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的艺术,它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提升了艺术的表现力,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
  语言数字化: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数字技术”是一项与计算机相伴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播、还原的技术。数字技术可以将一切艺术要素数字化,无论什么样的声音、色彩或线条,无非都是“0”和“1”的排列组合而已。
  在传统艺术的世界里,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工具和材料,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比如,提起中国画,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笔墨纸砚和各种颜料;说到雕塑,离不开大理石、泥土、木头等物质材料以及各种刀具;而音乐更是离不开各种乐器的协调配合。正是这些不同的表现工具和材料,形成了各门类艺术不同的艺术语言。在数字艺术的世界里,传统的艺术工具和材料由电脑设备、数字软件和编程语言替代,操作方式也由手工技巧变为计算机操作或运算,不同门类的艺术语言得以数字化。
  表现多样化:数字媒体艺术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能被无限复制,广泛传播,这为其在表现上的多样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我们以戏剧表演为例。戏剧是一门舞台表演的艺术,在方寸之间上演人生的悲欢离合,演绎世界的五光十色。在数字艺术的时代,这一门传统艺术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如何将传统舞台演出融入现代信息特征,如何以高科技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如何丰富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是国内戏剧界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新媒体卡通戏剧”的诞生就是这一探索的成果。传统的戏剧舞台艺术与现代的数字技术相结合,带来戏剧表现的多样化。但如何将演员实景表演与动画虚拟表演准确切换和衔接,成为舞台效果优劣的关键。
  艺术大众化:伯恩海姆曾经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艺术观和现实观。这种观念认为,为了认识现实,人必须站到现实之外,在艺术中则要求画框的存在和雕塑的底座的存在。这种认为艺术可以从它的日常环境中分离开来的观念,如同科学中的客观性理想一样,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计算机通过混淆认识者与认识对象,混淆内与外,否定了这种要求纯粹客观性的幻想。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伯恩海姆的话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生活越来越艺术化,艺术也越来越生活化、大众化。
  制作高效化:资料表明:一件艺术品从最初的构思到作品完成,修改的比例大约是70%以上,全部推倒重来也屡见不鲜。数字媒体艺术使用数字化的创作语言,为创作者提供了修改的便利并且“所见即所得”,对任何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无数次的修改和恢复,为高效化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需要调动舞美、装置、焰火、表演等多专业、多部门多工种的团队协作与配合,难度极大,未经过现场测试很难预料最终效果,但是在创意阶段,动用大规模的实际排演又很不现实,一方面因为想法还不成熟,势必导致排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排演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耗费不起。因此,如何逾越想象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成为创作中的一个难题。
  数字媒体艺术究其本质而言,是属于大众文化的。数字媒体艺术处在这个电子化信息化的时代,其传播最大程度地普及到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电视机、电脑、网络等无处不在,它的发展必然依赖大众的审美趣味。而数字媒体艺术的生产者也是依靠普及的数字媒体工具制作大批量的视觉文化产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和娱乐需求,艺术大众化已经成为事实。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和表现特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是探讨其艺术表现特性的重要理论前提,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涉及到数字动感、数字音效、数字特技、数字肌理和数字色彩五个方面来展示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数字动感使得画面调度更加自由;数字音效带来高效的音响处理、真实的声音设计和多样的音乐创作;数字特技丰富了画面处理、造像和合成效果;数字肌理既能够真实模拟自然肌理,也会有计算机自身的独特创意;色彩的数字化使得创作者可以自由地对其进行调整和再创造。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是众多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从具体的表现元素到抽象的表现特性,是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本论文注重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是对艺术表现元素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有虚拟性、交互性、奇观性、融合性和可变性五个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建立在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多艺术门类,形成了金字塔型的艺术表现系统。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媒体艺术形态的日新月异,笔者的研究旨在摸索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规律,以期推动创作实践。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艺术,这为它的艺术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和便捷,尤其是数字艺术无与伦比的可复制性,在艺术传播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然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种无与伦比的可复制性容易使艺术表现走上模式化的歧途。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应当积极吸纳传统艺术精华,突破模式化的误区,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厉先锋.反思我国数字媒体发展现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
  [2]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J].视听界,2009(1).
  [3]袁萱.影视创作互动思维之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结合电视剧《战争目光》谈数字媒体交互的创作[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9(1)
  [4]刘桂荣,谷鹏飞.数字艺术中的美学问题探究[J].河北学刊,2008(6).
  [5]邱秉常.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的传播[J].鄂州大学学报,2008(4).
  [6]凯文·马克斯,杨文火.数字声音对电影叙事的影响[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1).
  【作者简介】周姜子: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2010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教学在吸引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但英语课堂教学手段过程的设置因人而异,课件设计得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效地提高认知率;相反,若课件设计得不好,就会使整个教学枯燥无味。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实施创新教学方式,正确合理地发挥其作用,使教与学这两个环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数学课标强调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和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我们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一个魂牵梦萦的话题,便是怎么教出一节“优课”。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地让学生去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课堂的生成性,要彻底改变教师根据预设,把学生死板地往自己的圈里套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活;数学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寓教于乐。学校的英语教学应为小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逐步完善自己。  创设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儿童进入学龄阶段,表现在渴望与成年人处入平等的社会地位,要求父母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英语教学要体现出民主平等,英语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应成为益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坚持一个主线:成就“百年上航、卓越领航”新梦想,建设国际一流疏浚公司。建设国际一流疏浚公司是公司全体员工对企业发展目标的最大公约数,既是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客观要
期刊
“生态文明”是一种在应对全球生态危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新世界观.对“生态文明”的多元理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式”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
离天亮还早,心事重重的方夏却再也睡不着了,他索性一骨碌爬了起来,胡乱洗了把脸,便背着包出了门。方夏今年其实才二十几岁,大学毕业那年通过招聘考试误打误撞进了信用社,分到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自古以来,在国人的意识中,兜里的钱用不完就是成功,有香车美女相伴就是成功,头上有一圈圈的光环就是成功,事业的巅峰就是成功.而实际上,这些远算不上成功.rn比如,登山运动员
期刊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依靠的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觉学习,教师应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写作文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练,切实有效地参与作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写作规律,形成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不少学生怕作文,主要是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和自信心。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指导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作文训练内容单调
今年的冬天有点让人琢磨不透,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在日内瓦发布的“2007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今年的冬天不寻常,很可能就是一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