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而言,从晚清到五四,有两条知识人的脉络,一条是从戊戌的康梁到五四"新青年"的浪漫派文人,另一条是从曾国藩、张之洞到学衡派的理学知识人.学衡派是有着古典情怀的新派人物,可以称之为"新派中的旧派".在五四时期,启蒙派知识人活跃于民间的公共舆论,学衡派知识人固守于学院的"新庙堂".但在学衡派内部,与陈寅恪、柳诒徵等学院知识人不同,吴宓、梅光迪更想成为影响社会的公共知识人,与胡适、陈独秀在公共空间争夺舆论的话语权.因为他们对时代与空间的双重误判,最终脱逃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而吴宓、梅光迪在行为与观念之间的背离与错位,又伤害了新古典主义者的人格形象.
其他文献
面对人类造成的多重生存威胁,我们呼吁教育要围绕地球未来生存进行重新构想和调整.为此目的 ,我们提出从现在到2050年以后7项富有远见的教育宣言.提出这些宣言基于3个前提:第一,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性是一体的;第二,任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继续将人类与世界其他部分分离的企图都是妄想和徒劳的;第三,若要从根本上重新构想我们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就需要发挥教育的关键作用.为此要彻底转变教育模式:从了解世界后再采取行动到学会融入并成为我们所在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实现这种转变的能力决定了我们未来的
稳定币是金融科技和区块链金融发展的产物,因价格相对稳定而成为虚拟货币交易市场重要的支付手段,是区块链金融的基础设施.根据稳定机制的不同,稳定币可分为抵押型稳定币和算法型稳定币两大类,两类稳定币具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和风险表现.当前研究在稳定币的内涵、分类探索以及对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的风险和监管应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稳定币的风险、法律属性和监管应对的认识尚不够深入,研究视角较为单一.面对稳定币的国外研究普遍领先的状况,国内学者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稳定币的风险认识,将稳定币视为外币代币或具有支付功能的金融工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