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无障碍设计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1006065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种工业品的设计,如果前期不充分考虑其未来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往往会造成建筑产品的適用性降低,对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不便甚至伤害,影响产品品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方法及要点。
  关键词:现代建筑 无障碍 设计方法重要性
  一、无障碍设计
  1、现代建筑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应受到他人的尊重、享有健康的权力、能够参与社会文化和体育活动。无障碍设计包括通行无障碍设计和视觉无障碍设计,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及建筑设计中,如盲道和坡道等设计。无障碍设计的目的是消除障碍物和危险物,其重要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当前无障碍建筑及环境建设已成为国际发展的主流。人们依此来衡量一幢建筑、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因此,无障碍设计是人居环境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建筑无障碍设计实施范围
  建筑无障碍设计实施范围广泛,涉及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辅助空间、使用空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类、科研类、学校类、园林类等)的室外场地,以及建筑的出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②交通和医疗建筑出入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入口。商业与服务建筑出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入口;
  ③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用房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置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必须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
  ④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中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
  ⑤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置轮椅席位;
  ⑥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的出入口、电梯、公共走道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此类住宅及公寓中,每50套住房宜设置两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⑦设有残疾人住房而又不设电梯的多层、低层住宅及公寓,其出入口、楼梯、公共走道和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此类住宅及公寓中,每100套住房宜设置2~4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二、现代建筑无障碍的通行设计
  1、建筑出入口与坡道
  建筑出入口是联系室内外空间环境的主要部位,是各类人流进入建筑的必经之路。建筑出入口有区分室内外地坪高差的台阶。为满足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出入方便,建筑出人口应设置必要的坡道、休息平台等通行设施。
  (1)建筑出入口
  建筑出入口是指不设台阶的出入口。建筑出入口为无障碍出入口时,其室外地坪的坡度不应大于1:50;有台阶的出入口必须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通行轮椅的出入口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一般为1.5 m,大中型公共建筑,以及高层、中高层住宅和公寓的出入口休息平台应加宽至2.0 m。无障碍出入口和休息平台应设置雨棚。出入口设置两道同时开启的大门时,其两道门扇之间的最小间距一般为1.2 m,大中型公共建筑,以及高层、中高层住宅和公寓的门扇间距应加宽至1.5 m。
  (2)建筑坡道
  坡道设置有助于轮椅、婴儿车、手推车及其他车辆通行,同时也是调整室内外地坪高差的一种必要措施。轮椅坡道的坡度和宽度、地面防滑设施、扶手高度等应符合坡道通行者的具体使用要求。轮椅坡道形式多样,其设计主要有以下一些要求:
  ①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不宜设计成弧形;
  ②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2、建筑通道
  建筑无障碍设计要求各种通道满足最小通行宽度。供轮椅通行的专用通道,其宽度按照人流通行量、轮椅行驶宽度来确定。通道最小宽度一般有以下几点要求:
  ①检票口、结算口的通道宽度为0.9 m,居住建筑的通道宽度为1.2 m,中小型公共建筑及基地人行通道宽度为1.5 m,大型公共建筑的通道宽度为1.8 m。且走道两侧应设置扶手,走道两侧墙面应设置高度为0.35 m的护墙板;走道及室内地面应平整,并应选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圆弧形墙角或切面墙面角。
  ④基地人行通路和室内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松动、不积水。用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其地坪高差不应大于15 mm,并以斜面过渡。路面雨水篦子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不得大于15 mm×15 mm。
  3、建筑门扇
  门通常设置于室内外、室内房间之间的衔接部位,是实现人流通行和房间独立使用的必要建筑构件。出入口的位置和使用性质不同,其门扇的形式、规格、大小也不同。对肢体残疾者和视觉残疾者来说,开门与关门较为困难,而且容易产生碰撞。因此,门的位置设置和门扇的开启方式设计,需要考虑残疾人使用方便。
  从残疾人使用情况考虑,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大力度的弹簧门。轮椅通行门的最小净宽要求:自动门为1.0 m,其他门为0.8 m。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门扇下方还应安装0.35 m高的护门板。门扇在单手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高度及室内外地坪高差不应大于15 mm,并以斜面过渡。轮椅通行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把手一侧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 m的墙面宽度,以保证轮椅通行者从不同方向开启房门。
   4、建筑楼梯与扶手
   楼梯是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设施,残疾人使用的楼梯应采用有休息平台的直线楼梯,不应采用无休息平台的弧形楼梯和其他楼梯。公共建筑的公共楼梯宽度应大于1.5 m,居住建筑的公共楼梯宽度应大于1.2 m。
  楼梯踏步的最大高度和最小宽度要求是:室内楼梯高度140~160 mm、宽度260~280 mm,室外台阶踏步高度140 mm、宽度300 mm。踏面前缘如果有突出部分应设计成弧形而非直角,以防止绊落拐杖和钩挂鞋脚。扶手下方应设置50 mm高的安全挡台,防止拐杖侧滑造成人员摔伤。
  扶手是老年人、残疾人、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通行辅助没施,可以协助通行、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摔跤等,为乘轮椅者、拄拐杖者和盲人等通行带来便利。扶手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①坡道、台阶及楼梯两侧应设置0.85 m高的扶手。设置上下两层扶手时,下层扶手应为0.65 m高。
  ②扶手起点与终点应向外延伸0.3 m以上。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入墙面,或向下延伸0.1 m以上。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固定在地面上。
  ③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应为40~50 mm。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容易抓握。圆形扶手的直径或矩形扶手的宽度应为35~45 mm。安装在墙面的扶手托件应为L形,扶手和托件的总高度宜为70~80 mm。
  ④交通建筑、医疗建筑和政府接待部门等公共建筑,扶手起点和终点应设置盲文说明牌。
  5、建筑电梯与升降平台
  电梯是中高层、高层建筑垂直交通设施,可提高人群活动的可达性和舒适性。作为建筑无障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配置及电梯厅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电梯厅最小深度为1.8m,以满足乘轮椅者轮换位置和等候的要求;轿厢最小深度为1.4 m、最小宽度为1.1 m;
  ②电梯呼梯按钮高度0.9~1.1 m,轿厢侧面0.9~1.1 m高处应设置带盲文的选层按钮,轿厢正面和侧面应设置0.80~0.85 m高扶手;
  ③电梯门洞最小净宽度为0.9 m,开启最小净宽度为0.8 m;
  ④每层电梯口应安装楼层标志,设置提示盲道,设置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显示装置及电梯抵达音响;
  对建筑出入口、大厅、通道等地面进行无障碍设计或改造时,有时会因为场地面积限制无法修建坡道,此时可选用升降平台取代轮椅坡道。升降平台的面积不应小于1.2 m×0.9 m,平台应设扶手或挡板及启动按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障碍设计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而且残疾人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环境设施的使用要求也较高,因此,全面的无障碍设计要求我们要面面俱到、统筹地考虑全面系统的无障碍体系建设设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好坏与否,主要看其使用者的使用满意度,因为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残疾人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霍姆斯、西德尔、塞尔温.戈德史密斯著,孙鹤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经理手册一一无障碍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连新、蒋宁山主编,《无障碍设计概论》,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安全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灭火设施的消防给水系统,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火灾中最重要的消防工具。然而,目前关于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问题研究不多,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浅析,与同行交流讨论。  关键词:建筑消防;给排水;储水池;消防用水量    建筑消防设施施工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
摘要:优秀的城市园林景观应该是一个人工景观与自然景物组成的有机结合体,它应该是既开放又完整的,其各种景物之间也能够协调自然的搭配,当游客身临其中的时候,能够有一种独特的美的感受,同时游客的情趣也能够得到陶冶。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园林景观布局的内涵和特点,继而分析了布局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最后本文阐述了对形式与主题进行深化的方式。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布局;艺术  城市园林景观布局的内涵和特点  
MARSⅡ战神显卡秉承ROG玩家国度“只为超越”的信念,在设计研发上大胆创新,通过颠覆性的桥接设计将两颗GTX580显卡的GF110显示核心融为一体,核心频率高达782MHz,显存频率达到4008
摘要:草坪是通过人工建植或养护管理起保护、绿化、美化作用人类活动利用的草地。随着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草坪绿地面积增长迅速,草坪绿地养护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养护管理是草坪可持续利用的保证,必须施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达到目的,使草坪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习、实习、实践,总结出适宜于丹东地区草坪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中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及草坪修补的一般方法。 
摘要:苗木繁育主要有嫩枝扦插、播种育苗、组培育苗等多种育苗方式;沙棘林的营造分为造林地选择和整地、沙棘品种选择、造林密度和配置、混交方式、造林方法等;沙棘林地抚育又可以细分为林地抚育、林木抚育。沙棘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主要有沙棘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新产品的研发等环节。产业开发和销售环节是主要环节。沙棘的资源建设系统与产业开发系统又共同构成了更高层次的系统。   关键词:沙棘 播种育苗  一、造林地
摘要:随着国家加大发展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推进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步伐。在灌溉渠道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施工细则,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水利灌溉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渠道施工  1 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
摘要: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其内容包括从育苗、造林、经营直至主伐 利用全过程,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樟子松造林工程的最佳方法。它的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集中育大大苗,集约经 营,实行“四改”,简化工序,一次成林直至主伐利用。春季一季造林为雨季造林为主的多季造林;改裸根小苗造林为容器大苗造林;改浅栽为深栽造林; 改密植为合理稀植造林。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较,
【摘要】:下文主要说明了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景观生态学运用到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可行性,提出城市生态绿地构建的方法及设计方式,根据实例说明,以便于城市绿地建设规划。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绿地建设  前言  通过对园林绿地建设发展中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生态学原理的研究,来探讨生态学在园林绿地建设中的意义与可行性,从而弥补传统城市绿地建设中缺乏生态功能的缺陷,为城市绿地建设中,在理论与方法
摘要:本文根据防洪规划的定义、目标、原则及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些关键部分,对做好防洪规划报告将起到指导性作用,从而筑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墙堤。  关键词:防洪规划;目标;原则;内容  洪水本是发生在河道及其泛滥区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如果人类活动处于洪水范围内时便会形成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人类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造成的灾害也越严重,洪灾往往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洪水会直接影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更加突出。特別是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作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田水利工程数量的日益增加,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和管理上问题日益严重,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危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