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过程中EB病毒(Ebstein-Barr virus,EBV)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
【机 构】
:
新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暨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新疆维吾尔医医院麻醉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过程中EB病毒(Ebstein-Barr virus,EBV)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Ⅱ/Ⅲ和宫颈鳞癌患者福尔马林浸泡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78例,提取DNA并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EBV蛋白表达.结果:病毒DNA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炎、CIN Ⅰ、CINⅡ~Ⅲ和宫颈癌患者各组HPVDNA检出率依次是2.5%、12.5%、68.0%、96.4%,EBV DNA为0、3.1%、28.0%和69.6%,其中宫颈炎组与CINIⅠ~Ⅲ和宫颈癌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宫颈炎与CINⅠ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病理进程不仅伴随着HPV及EBVDNA阳性检出率梯度上升,而且与HPV和EBV双重感染检出率增高呈正相关(r=0.46,x2=82.50,P<0.01).对宫颈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EBV DNA检测阳性标本中EBV蛋白阳性表达检出率为89.7%(34/39),而阴性标本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7).结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HPV和EBV双重感染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高血脂患者采用的护理措施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7例高血脂患者治疗同时给予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61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46
报告2例通过氧气灌肠改变致病菌生活环境,联合万古霉素、甲硝唑治疗重症伪膜性肠炎,效果较好.
中医情志教学内容是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联系临床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The content of T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EICU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选取EICU护士32名为研究对象,2010年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为实验组,2009年采用传统查房模式为对照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特征.[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20例,采用螺旋CT扫描,分析其CT特征.[结果]2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确诊率90%(18/2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87例,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的47例作为治疗组,仅给予常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验证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脊柱胸腰椎爆裂骨折(AO分型A3.1型)的稳定性. 方法 选取6具T10~L2的人脊柱标本,通过落锤实验机建立AO分型A3.1型T12爆裂骨折模型,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 HFMD)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68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患儿均在住院3~10 d后痊愈出院,无复发和后遗症病例。结论:对HFMD患儿除了通过常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止血敷料中肾上腺色腙的含量。方法:利用肾上腺色腙在35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止血敷料中的肾上腺色腙的含量。结果:在2~7μg·ml~(-1)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