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tot值对射波刀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扩散梯度因子(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b DWI)的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tot)值对射波刀联合替吉奥(S-1)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41例LAPC患者,在放疗前均接受胰腺MRI常规序列及Mb DWI扫描(b值分别为0、25、50、75、100、150、200、400、600、800、1 000 s/mm2),采用单指数模型拟算出ADCtot值。由两位影像科腹部影像医师相隔1个月分别勾画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获取其ADCtot值,计算两组数据的一致性系数(ICC)。以ADCtot中位数为标准分成高低值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位医师测量的治疗前ADCtot值分别为(1.54±0.27)×10-3、(1.55±0.28)×10-3mm2/s,ICC为0.994,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治疗前的ADCtot值是射波刀联合S-1治疗LAPC时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1.083,P=0.0368,95%CI1.083~12.554),即ADCtot值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的病死风险升高1.083倍。同样,S-1也是射波刀联合S-1治疗LAPC时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29,P=0.0098,95%CI0.142~0.765),即射波刀加口服S-1患者的病死风险是未口服S-1患者的0.329倍。

结论

治疗前的ADCtot值是射波刀联合S-1治疗LAPC时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安全性。方法以“吡非尼酮”“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pirfenidone”“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为关键词,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1999年1月至2015年1月),筛选吡非尼酮治疗IP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单独口服吡非尼酮,对照组口
目的分析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高跨瓣压差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高跨瓣压差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24.6(12~ 40)个月,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术后人工瓣膜的有效瓣口面积(EOA),与不同种类及型号的人工瓣膜的参考EOA对比,可分为测量EOA=参考EOA和测量EOA<参考EOA。在测量EOA=参考EOA时,参照人工瓣膜的参考EOA和患者的体表面
目的评价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大范围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发黄斑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孔7例(7眼)的临床资料。均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术前和术中确诊的5例(5眼)联合一期超大范围内界膜剥除术,术后确诊的2例(2眼)二期行超大范围内界膜剥除术。随访3~6个月,最长24个月。结果视网膜复位率100%,黄斑孔闭合率100%。术后视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