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寻找其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临床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0例UTUC患者,并分析其相关资料,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35~85岁,中位年龄69岁。计算血中NLR,分析NLR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分析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关因素。
结果70例患者中NLR 25%、50%及75%值分别为:1.750 8、2.629 9、4.766 9。NLR表达高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脉管癌栓与DFS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NLR高低与患者DFS的预后因素相关(P<0.05)。NLR、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是否局部复发、是否转移与患者OS相关性明显(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高级别伴鳞化或腺化分级、是否局部复发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与OS预后因素相关(均P<0.05)。
结论NLR高低与患者DFS的预后因素相关;NLR、高级别伴鳞化或腺化分级、是否局部复发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与OS呈现明显相关性,可能成为预测UTUC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生存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