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思考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在联系学生实际的过程中探索前进。
  一、扎根学生生活实际,孕育数学问题
  在数学探究活动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创设的教学情境,产生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讲授“平均数”时,创设了一个让全班同学分组夹弹珠的活动情景,一分钟后让学生填写表格,再让学生看表格提问题,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有问“全组一共夹了多少个”的,有提“某号比某号多(少)几个”的,有提“谁夹最多(少)”的,还有提“我们组平均每人夹多少个”的。经过筛选,确定了“我们组平均每人夹多少个”来探究问题,并要求分组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二、依托学生生活经验,激发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主要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学生就不可能有自己独特见解和主张。因此,在探究活动中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依托学生生活经验,再配合学具操作和实验等激发独立思考。
  如测量长度时,从生活实际中的现象出发,让学生通过用铅笔量、手量、直尺量等测量方法探究,感受到“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再认识米和厘米。这样既重视了结论,又注重了过程。学生经历过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就能在小组和全班交流时客观评价他人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勇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三、依托学生生活经验,撷取知识的甘露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来清晰地、充分地讲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展开讨论和辩论,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知识。
  笔者听了一节低年级同事的“5的乘法口诀”研究课,他的组织设计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在举手的时候伸出了几根手指?你和同桌一共伸出了几根手指?
  生:我伸出了5根手指,我和同桌一共伸出了10根手指。
  师:你们能很快说出9个同学一共伸出了多少根手指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生:可以用9个5相加。
  生:可以5个5个的数。
  生:把第一小组看作有10个同学,一共就伸出了50根手指,而实际上少1个同学,减去5根就可以了。
  生:……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你们更喜欢哪种方法?
  生:第二种方法。
  师: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同学的想法,5个5个的数一数,好吗?……
  师:一只手有5根手指,可以看作几个5?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是:5×1=5或1×5=5。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根据手指的根数,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由此,逐步推出5的乘法口诀。在这样的引导活动中,学生能够完全建立自己的经验,在熟悉的活动中理解并运用了5的乘法口诀。
  四、建构数学模型,自主解决生活问题
  1.巩固新知,解决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新教材每节课的新知识都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的新知识去自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运用,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有效巩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认识比”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了两道作业题:一是用白糖、果珍(或其他饮料)、白开水调配一杯你认为最为可口的饮品,并将调配的方法告诉大家;二是找一找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应用了“比”的知识,做好记录。这样做就将学数学与用数学结合了起来,增强了学生的运用意识,并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拓展提高,努力解决具有一定灵活性的生活问题
  为让学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而灵活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学时应适当地加强综合性、开放性、灵活性,注意沟通数学和其他知识的联系,提高教学效益。
  最后,我觉得数学教学要在联系学生实际的过程中探索前进,一定要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时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性学习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小学英语研究性学习也势在必行。我们要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意识。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08年住院病历1 224份和2009年住院病历1 893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高中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教学策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提问技巧,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念。  一、中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培养兴趣能够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的教学显得更
当前,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缺少计划性,实践教材不太完整、系统,小语综合实践活动处于散乱的、小作坊性质的状态层面,活动简单;只注重收集材料保留痕迹,把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一种摆设,活动流于形式,只作表面文章,收到的效果甚微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校研究实际,提出了小语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步走”策略,提升实践活动效果。  一、围绕主题,形成序列
《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列出中小学古诗词的背诵参考目录外,还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堪忧。  一、忧——课外阅读现状  1.课外阅读成“冷阅读”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教师及家长缺乏对课外阅读的足够认识。表现在教师常常“课内的芝麻成西瓜,课外的西瓜没咋抓”,阅读课堂上,对课文的阅读指导细致
文本再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被广泛地推荐运用于英语教学。所谓文本再构就是基于教材和学习对象的原有知识水平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和构建,使它的语言更丰富,情境更生动合理,使之更能吸引学生,更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文本再构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进行文本再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起到交流、交际的作用。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