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活化健康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om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在教育史上,国外的卢梭、杜威,我国的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都非常注重生活的教育价值。其实生活是体验,是参与,也是实践。良好的幼儿园健康教学应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的价值,与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扩散、迁移和巩固经验,从而学会生活,这就是我追寻的生活化健康教学。
  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它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
  健康教学: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学活动,促使幼儿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他们的各个器官、组织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以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活化健康教学:将健康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幼儿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掌握健康知识,形成健康态度,养成健康行为,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
  实施生活化健康教学的价值表现为:
  1.开展生活化的健康教学,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以引发活动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健康教学,可以萌发幼儿主动活动的情感。
  2.开展生活化的健康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周围环境,以引发主动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过什么生活受什么教育,健康的生活便是健康的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可见,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几乎都来自直接经验,生活化健康教学主要是让幼儿充分感受周围的环境,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产生主动活动的愿望。
  3.开展生活化的健康教学,可以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以引发积极实践
  幼儿健康教学应是引发幼儿积极投入其中,并能引导他们获取指向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益经验的一切教学活动。生活化健康教学的任务在于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学会生活。
  幼儿园实施生活化健康教学的策略主要有: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幼儿能理解、感兴趣并密切贴近其生活实际的内容开展健康教学,增强趣味性,从而引发他们主动参与健康活动。
  1.充分选择适合幼儿的健康教学内容
  幼儿园健康教学的内容很多,包括生活卫生习惯、饮食与营养、人体认识与保护、身体基本活动技能、基本体操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练习、保护自身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轨的内容,带幼儿走进现实生活,让生活与健康教学统一,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健康态度。
  2.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经验
  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对健康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以“小小复制专家”为例,在主题情境中,幼儿对“复制”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利用这个契机让幼儿复制教师的动作、同伴的动作,如单脚立、翻滚等。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幼儿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感情的体验中学习。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不能让幼儿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成为幼儿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幼儿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生活化健康教学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引导发现、积极实践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1.巧用游戏、故事造境
  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寓健康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趣、愉快,学得主动、深刻。如小班的健康活动“小狗汪汪”,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互相讨论、商量,幼儿扮演小狗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2.环境营造,媒体辅助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由于电教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模拟或再现生活场景,营造氛围,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行为拍摄下来,制成课件进行教学,同时将每个行为的照片展示在活动室,让幼儿随时观看。幼儿们还将自己的行为表现画下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又如,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我运用了课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孩子们在看课件的过程中,掌握了不跟陌生人走的道理。
  3.经验提升,引导发现
  经验提升,引导发现,可以让幼儿较好地掌握方法、知识,使活动更加富有内涵,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使幼儿更容易接受。例如“大布袋”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观察、引导实现了幼儿经验的提升,布袋的玩法不仅仅局限于“袋鼠跳”,而萌生出了 “小矮人”“沙滩布”“小青虫”等多种玩法。
  4.创设场所,积极实践
  陈鹤琴先生说:“还原幼儿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幼儿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化的幼儿园健康教学,应为幼儿提供有助于他们主动探究的生活场所,让幼儿面对现实的情境和问题。如为幼儿创设模拟生活场所,让他们在演练过程中学会逃生的技能,在“甜甜屋”学会搭配各种营养食品,在“医院”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等。
  三、延伸活动生活化
  延伸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是指导幼儿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是让幼儿在生活中深化认识,巩固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健康行为方式的重要举措。
  1.记健康日记
  幼儿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健康活动中的思想、发现,可以帮助他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强化健康态度。可让幼儿编写“我和健康”的故事,记“健康日记”,培养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感受能力,增强幼儿的锻炼意识,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引导他们感受健康生活的益处。
  张××小朋友的日记:今天,我看了体育频道的节目,许多运动员在参加比赛,他们身上的肌肉很美,妈妈告诉我他们的身体也很棒。下个星期我也要锻炼,星期一打羽毛球,星期二打排球,星期三打篮球,星期四荡秋千,星期五跳绳,星期六、星期天打棒球。
  这篇日记叫《阳台上的安全》: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奶奶去买菜了,好无聊啊。到阳台上看看吧,我搬了椅子刚刚站上去,突然想起了老师教我们在阳台上要注意安全,我就从椅子上下来了,爸爸妈妈都夸了我。
  通过记“健康日记”,既让幼儿掌握生活中的健康知识,明白掌握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和好处,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锻炼的习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养成;而教师通过阅读幼儿的“健康日记”,也可以了解幼儿有没有较强的健康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
  有目的地要求幼儿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如教学完《样样食物都爱吃》后,让幼儿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请爸爸妈妈一周进行一次评价,并将各自的记录表带到幼儿园互相介绍,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行为。
  总之,健康教学只有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才能走出单纯的知识灌输,乏味的练习、说教的环境。只有生活化的健康教学,才能引发幼儿良好的健康态度,使幼儿掌握扎实的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获得和谐的发展。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我们都知道酒能醉人,但如果说某些植物也有醉人的功效, 你信吗?  木菊花  在非洲坦桑尼亚(tǎn sānɡ ní yà)的山林中,生长着一种木菊花,又叫“醉花”。它的花瓣(bàn)能释放出一种清甜的香味,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只要一闻到这种香味,马上就会变得昏(hūn)昏沉沉。如果你摘(zhāi)一片它的叶子放入口中咀嚼(jǔ jué),用不了多久,你便会晕(yūn)倒在地。  醉人草  在非洲埃塞
期刊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静卧在海底的琴,那深深的海底埋葬着悄然无声的沉默——她把最深的寂寞留给了大海。    艾达不再说话了。  一种世俗状态下的无法沟通,一种只能以精神层面的理解才能契合的状态。从6岁开始,她用另一种语言说话——弹钢琴。那是诗意的,深层次的,不可言说的交流。  钢琴是她的魂魄,手指轻触在琴键,就像回到了母亲的子宫;轻轻地来回抚摸,就会有如水般的梦幻。她对这个世界所有要说的,都在琴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