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以田径裁判胜任力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专家评价等方法得到28个胜任因素其中包括36个胜任力题项,从多个角度探求田径裁判胜任力要素;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来检验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田径裁判胜任力是一个有执裁技能、专业知识、人际关系、个人特征四个因素组成的多维度结构。
关键词:田径裁判 胜任力结构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c)-0225-02
1 研究目的
该研究采用专家访谈、德尔菲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田径裁判员的胜任力反复进行论证,运用相关结构方程软件获取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的维度,并应用SPSS 18.0软件检验量表的信度。同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测量的田径裁判胜任力因子进行确认,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的拟合度及量表效度进行了检验。通过对《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量表》的制定,以期作为测量田径运动会中裁判员胜任力的工具。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本
该文问卷调查来自于参加河南省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部分裁判员,问卷共发放478份,回收439份,有效问卷402份,筛选删除问卷37份,回收率为91.84%,问卷有效率91.57%。
2.2 研究工具
2.2.1 田径裁判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
该文田径裁判胜任力量表的初始来源首先是依据管理学胜任力研究中经典的“冰山模型”的空间要素为维度分类的依据,然后参照文献资料中《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等维度分类以及裁判员守则中与田径裁判密切相关的胜任力要素,并结合田径裁判员的工作特性和职责要求确认了40个初始题项。
2.2.2 项目的筛选
通过专家评价和对题项的仔细辨认,同时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对题项删减和保留的情况,形成了田径裁判胜任力初始测量问卷,共有36个题项代表28个胜任力特征。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各题项归属于哪个共同因素,是由因素负荷量的大小决定。该研究将因素负荷量大于0.4定义为显著负荷量,以决定每个共同因素所包含的题项。从转轴后的成分矩阵可知,所有题项的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4,所以应该保留原有的28个胜任力特征。
3 结果
对随机抽取的201份问卷数据进行KMO抽样适当性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确认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Kaiser-Meyer-Olkin)的取值范围是0~1,越接近1,越适合做因素分析,0.5以下为无法接受,0.6以上为尚可,0.7以上为中度,0.8以上为有价值,而0.9以上表示极佳。表1所示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取样足够度KMO的度量值为0.814,符合因素分析要求。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是:近似卡方值是7445.928,df(自由度)是378,Sig.(顯著性水平)是0.000<0.01,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以上检验结果说明通过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是适合做因素分析的。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构建的田径裁判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参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项目共有28个题项,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数据来自预测的后201名被试。该文将采用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17.0实现验证性因素分析,依据问卷中各个项目分数的协方差矩阵,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完成参数估计。从而对田径裁判胜任力量表的探索性结构进行检验,进一步确认田径裁判胜任力结构维度。
4 讨论
4.1 关于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
该研究首先运用理论分析提出了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的4因子的理论结构,然后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和修正,通过对一半问卷的数据(=201)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特征根大于1和碎石图,得到了田径裁判员胜任力包括执裁技能、专业知识、人际关系、个人特征4因子的模型。
其中执裁技能维度包括赛事组织管理能力、先进电子设备使用、执裁经验、裁判专长、判罚尺度、应变能力6个胜任力因素。专业知识维度包括田径规则与裁判法、相关理论与技术专长、裁判等级、英语水平、学习能力、科研能力6个胜任力因素。人际关系维度包括沟通能力、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公平性、严肃性、谦虚谨慎、职业精神、诚信、移情、影响力10个胜任力因素。个人特征维度包括身心健康、思维敏捷、适应性、自信心、责任心、成就动机6个胜任力因素。
运用另一半数据(=201)对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的4因子进行模型检验,其结果显示整个模型的自由度df为578,WLSChi-Square即常态化最小平方加权扩值为1429.394,/df为2.473,三项数据显示出田径裁判胜任力结构模型构建结果比较简洁,研究认为/df在1~3之间 (P >0.0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其近似误差的均方根(RMSEA)为0.073,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
4.2 关于田径裁判员胜任力量表
通过获得的验证数据与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比较来看,可以认为田径裁判胜任力模型拟合度较好,完全可以接受。该研究的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结果也表明,田径裁判胜任力总问卷的信度为0.928,信度系数达到0.90以上,各因素的信度也都在0.80以上,这说明《田径裁判胜任力量表》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问卷的质量完全可以接受。
5 结语
田径裁判员胜任力是一个有执裁技能、专业知识、人际关系、个人特征四个因素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田径运动会中裁判员胜任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侯杰泰,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尹碧昌.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5.
[3] 张大伟.中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胜任力模型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田径裁判 胜任力结构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c)-0225-02
1 研究目的
该研究采用专家访谈、德尔菲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田径裁判员的胜任力反复进行论证,运用相关结构方程软件获取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的维度,并应用SPSS 18.0软件检验量表的信度。同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测量的田径裁判胜任力因子进行确认,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的拟合度及量表效度进行了检验。通过对《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量表》的制定,以期作为测量田径运动会中裁判员胜任力的工具。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本
该文问卷调查来自于参加河南省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部分裁判员,问卷共发放478份,回收439份,有效问卷402份,筛选删除问卷37份,回收率为91.84%,问卷有效率91.57%。
2.2 研究工具
2.2.1 田径裁判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
该文田径裁判胜任力量表的初始来源首先是依据管理学胜任力研究中经典的“冰山模型”的空间要素为维度分类的依据,然后参照文献资料中《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等维度分类以及裁判员守则中与田径裁判密切相关的胜任力要素,并结合田径裁判员的工作特性和职责要求确认了40个初始题项。
2.2.2 项目的筛选
通过专家评价和对题项的仔细辨认,同时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对题项删减和保留的情况,形成了田径裁判胜任力初始测量问卷,共有36个题项代表28个胜任力特征。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各题项归属于哪个共同因素,是由因素负荷量的大小决定。该研究将因素负荷量大于0.4定义为显著负荷量,以决定每个共同因素所包含的题项。从转轴后的成分矩阵可知,所有题项的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4,所以应该保留原有的28个胜任力特征。
3 结果
对随机抽取的201份问卷数据进行KMO抽样适当性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确认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Kaiser-Meyer-Olkin)的取值范围是0~1,越接近1,越适合做因素分析,0.5以下为无法接受,0.6以上为尚可,0.7以上为中度,0.8以上为有价值,而0.9以上表示极佳。表1所示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取样足够度KMO的度量值为0.814,符合因素分析要求。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是:近似卡方值是7445.928,df(自由度)是378,Sig.(顯著性水平)是0.000<0.01,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以上检验结果说明通过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是适合做因素分析的。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构建的田径裁判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参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项目共有28个题项,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数据来自预测的后201名被试。该文将采用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17.0实现验证性因素分析,依据问卷中各个项目分数的协方差矩阵,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完成参数估计。从而对田径裁判胜任力量表的探索性结构进行检验,进一步确认田径裁判胜任力结构维度。
4 讨论
4.1 关于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
该研究首先运用理论分析提出了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的4因子的理论结构,然后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和修正,通过对一半问卷的数据(=201)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特征根大于1和碎石图,得到了田径裁判员胜任力包括执裁技能、专业知识、人际关系、个人特征4因子的模型。
其中执裁技能维度包括赛事组织管理能力、先进电子设备使用、执裁经验、裁判专长、判罚尺度、应变能力6个胜任力因素。专业知识维度包括田径规则与裁判法、相关理论与技术专长、裁判等级、英语水平、学习能力、科研能力6个胜任力因素。人际关系维度包括沟通能力、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公平性、严肃性、谦虚谨慎、职业精神、诚信、移情、影响力10个胜任力因素。个人特征维度包括身心健康、思维敏捷、适应性、自信心、责任心、成就动机6个胜任力因素。
运用另一半数据(=201)对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的4因子进行模型检验,其结果显示整个模型的自由度df为578,WLSChi-Square即常态化最小平方加权扩值为1429.394,/df为2.473,三项数据显示出田径裁判胜任力结构模型构建结果比较简洁,研究认为/df在1~3之间 (P >0.0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其近似误差的均方根(RMSEA)为0.073,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
4.2 关于田径裁判员胜任力量表
通过获得的验证数据与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比较来看,可以认为田径裁判胜任力模型拟合度较好,完全可以接受。该研究的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结果也表明,田径裁判胜任力总问卷的信度为0.928,信度系数达到0.90以上,各因素的信度也都在0.80以上,这说明《田径裁判胜任力量表》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问卷的质量完全可以接受。
5 结语
田径裁判员胜任力是一个有执裁技能、专业知识、人际关系、个人特征四个因素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田径裁判员胜任力结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田径运动会中裁判员胜任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侯杰泰,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尹碧昌.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5.
[3] 张大伟.中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胜任力模型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