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仔稚鱼胃肠发育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出膜后1—35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仔稚鱼的胃肠发育。水温为23—25℃时,2日龄仔稚鱼的消化道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肠;3日龄肠道分化为前肠、中肠、后肠。3日龄黄颡鱼开口摄食时其胃贲门部黏膜层下出现胃腺,为已有鱼类研究报道中胃腺最早出现的日龄。超微结构显示3日龄胃腺细胞中可见胃蛋白酶原颗粒和丰富的管泡系统,为典型的泌酸胃酶细胞;随日龄增加,胃蛋白酶原颗粒越来越丰富而管泡系统越来越不明显。3日龄时前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脂肪泡,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蛋白质胞饮体。直到25日龄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尚可见蛋白质胞饮体。以上结果表明黄颡鱼在3日龄开口摄食时消化道具备细胞外消化功能,但此功能不完善,期间继续通过胞饮作用等细胞内消化来弥补胞外消化的不足,直到25—30日龄后细胞外消化功能发育完善。采用符合其生理机能发育过程的投喂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成活率。
其他文献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源,需要干净的水资源,因此如何对各地区水体进行有效利用便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目前对于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相关报道较少,且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注重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教学,忽视其他职业能力培养的现象。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该专业学生存在
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中应用B型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后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上肢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效果研究,根据电脑随机
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已经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挑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但是有挑战就意味着有机遇。为了
目的探讨自制血管保护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治疗兔下肢血管裸露创面的有效性。方法清洁级新西兰兔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VA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切除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