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关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既能对我国文化进行有效传承,提高文化自信,还能让世界了解以及欣赏中国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 汉语言文学 发展
  汉语言文学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还包含很多观念,当前正在经历全球化变革,汉语言文学开始朝世界化方向发展,并逐渐被更多人熟知,因此,应强化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大力传播,进而展现汉语言文学内在的文化精神。
  一、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
  汉语言文学属于我国传统文学,经过时代变迁,汉语言文学开始相对简练,不仅便于国民学习,也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奥运会就蕴含了众多传统文化,如书法、绘画等,汉语为我国文化宣传起到了推动作用。外国人开始对中国传统语言充满好奇,也增加了对汉语言的喜爱。在此期间,我国开始重视文化输出,例如,最近几年,很多文化节目开始热播,如《神奇的汉字》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等,不但使古代汉语言得以有效宣传,[1]还让学生乃至社会群体对传统诗词魅力有了深入的感受,增强了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但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汉语言文学遇到了一定的发展阻碍,影响了其发展进程,其中有的人对汉语言文学没有全面的认知,大多数人的理解都处在浅层,不能对汉语言内在价值以及人文精神予以系统了解。例如,在初高中教学时,有的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般会对其死记硬背,既没有对古代汉语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也没有对背后内涵予以挖掘,导致他们的汉语言学习受到阻碍。
  二、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策略
  (一)加强教育革新
  在现代教育中,需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其价值性,这样既能强化学习兴趣,投入到汉语言学习中,还能有效继承传统文化,提高传播价值。高校要对汉语言专业予以重视,完善汉语言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师在教学时,能渗透古典文化知识,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2]提升他们的理解度,使学生的汉语言知识面得以扩展,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开始广泛交流,在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必须做好汉语言文化相关的教育工作,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宣传,这样既能让汉语言文学拥有丰富的内涵,也能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文化地位。当前网络十分发达,也促使快餐文化开始大肆流行,给汉语言文学造成很大阻碍。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强汉语言的有效发展,强化对汉语言各方面的认知,做好教育改革工作,从而让汉语言文学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借助互聯网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
  汉语言文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从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化中逐渐形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这也恰是汉语言文学独有的一种魅力。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日益走向全球化,因此,必须对全球化背景予以把握,抓住这一机遇,使汉语言得到全面发展,把文学作品逐渐推向世界,进而传播汉语言文化。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应对网络予以应用,借助网络实现对汉语言的积极推广,一方面让汉语言文学被国民熟知[3],另一方面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与此同时,应对新媒体进行运用,通过新媒体播放汉语言文学视频,如诗词或者汉字方面的内容,这样既能吸引人们逐渐关注以及了解汉语言,还能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其魅力,进而实现汉语言文学的有效推广。
  (三)加强古典文化教育
  从当前阶段看,大多数国民对古典文化没有正确的认知,学习意识比较薄弱,认为开展古典文化教育没有多少用途,不能对学生就业或者发展起到帮助。因此,做好古典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古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根基,如果没有古典文化不仅会使中国文化缺少内涵,还会影响中国文化发展。因此,应对古典文化教育进一步落实,例如,在教育教学方面,需要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传承,重视文言文或者诗词歌赋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对这些文学知识予以掌握,丰富他们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就必须科学发展汉语言文学,深化古典文化教育,让汉语言文学内涵得到进一步展示,迈向世界的舞台。
  三、结语
  全球化背景致使不同国家的文化有了新的交流,这种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汉语言文学属于中国的文化瑰宝,应该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掌握其文化内涵,这样既能使汉语言文学步入世界舞台,也使汉语言文学得到良好传播。
  参考文献:
  [1]李悦绮.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03):293.
  [2]卢春红.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智库时代,2019(29):207+209.
  [3]邹春霞.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 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7):191[2020-06-18].http:// kns.cnki.net/kcms/detail/23.1058.I.20170731.1335.296. html.
  (作者简介:王丽,女,本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新闻报道的采访与写作,就采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优秀记者需要熟练掌握采编技巧,并储备相应的知识.
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为提升博物馆宣传教育的作用,其开始尝试借助人工智能开展此项工作.博物馆宣传教育进行的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在感知领域
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以及互联网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人们的物质生活、经济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
摘要: 2017年,“XX可能VP了假NP”(如:我可能看了假书)成为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这种新的句式表达在语义和交际功能上都区别于它的原型表达,而这也引起了很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就有部分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种构式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之上,从范畴化理论的角度,对构式“XX可能VP了假NP”的产生及变化进行论述,同时从语义和语用层面对该构式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流行语构式
在《陈寅恪诗不宜曲解》一文中 ,吴小如先生对拙文《陈寅恪与听曲文》提出的四点批评 ,基本上都是在曲解我的原文的前提下作出的 ,因而也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这里实际上涉及
摘要:在语文教育中,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生动、形式简洁、富有美感的文学体裁,在教学过程中,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练习系统为着手点,总结出诗歌练习系统以理解运用为主,积累拓展为辅;练习系统位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灵活的叙述策略和特定的高频词汇三个特点,并提出基于体式,采用有效方法来教授诗歌;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诗情;关注意象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改变了原有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使大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融媒体时代.本文将以融媒体时代新闻发展的创新为中心,从三方面阐述融媒体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传达城市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需要将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品相联系,更好地展现城市设计中的人文内涵,这需要在进行空
摘要:在新课改高度强调青少年全面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教育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基于青少年儿童视角,提出一些跳高训练教学对策,希望可以为新时期国内青少年跳高训练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 跳高训练 教学对策  跳高作为一项中小学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群体的身体素质、力量、柔韧度以及速度等具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如果训练不当,还可能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如造成肌肉拉伤等。基于此,在开展跳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