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贸易方式,已经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阐述了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计算机技术;经营主体
一、电子商务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变了传统的实物买卖和现金交易方式,各商户之间在网上即可完成交易。电子商务,可以看做是一个虚拟的网上市场,在这里,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电子支付,随后通过先进的物流来配送物品。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使整个商务过程,都实现了网上购物和交易的目标。
目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电子商务节省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发展了第三方平台,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推动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一国对外贸易和经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水平不均衡。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发展非常迅速,遥遥领先;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经济发展速度快,是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非洲电子商务发展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拉丁美洲的电子商务发展则呈现极化现象,巴西、智力、阿根廷和墨西哥这四国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占据了拉丁美洲2/3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发展极化现象较严重。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及信息基础建设发展上的差异,使得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1]。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各国政府应不断加大和完善对信息基础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中国作为进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势头强劲。据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了10.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近30%。预计未来3至5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平均增速将超过30%,2015年将达到26.5万亿元。 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目前仍处于不发达阶段,甚至是较低阶段,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仅限于传统层面的国际贸易与电子化的国际贸易相混合的阶段,但未来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2]。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首先,传统国际贸易采用的大多是"进出口代理制",该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化程度高[3]。但是,在如今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传统中间商,如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口公司,逐渐被称为"虚拟企业"所取代,这些虚拟企业利用先进的科技网络,搭建贸易平台,与各大进出口公司、报关和物流公司合作,并将产品等信息资源网上共享,为各大进出口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各进出口商之间直接通过即可网络完成交易。其次,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经营主体。以前通常是一流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为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但现在随着众多进出口贸易服务平台的出现,众多中小企业都开始利用该平台,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与竞争,促使了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阿里巴巴旗下的深圳一达通企业,是我国第一家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进出口服务的网络贸易平台,为广大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进出口流程服务,为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交易手段和结算方式
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通常是通过信函,传真和电话等,这些交易手段耗时长,而且效率低。电子商务以来,交易手段开始实现电子化,如单证电子化等,速度快而且成本低,效率极高。而且,以信用证、托收等为主的传统国际结算方式,也开始出现电子化,提高了支付速度,方便可靠。
(三)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的网络化,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改变。一方面,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通过网络可及时、直接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另一方面,管理决策信息可利用网络迅速覆盖整个企业[4]。这就大大改善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信息传递时间长,误差大等缺点,有效节省了企业管理成本,企业运行更加高效。
(四)电子商务深化了国际分工,促进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
电子商务促使企业生产更具灵活性和弹性,还促使着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电子商务推动的电子协作,提高了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比重,推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5]。总之,电子商务极大推动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和技术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
四、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视角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将电子商务理念普及至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中;并将其与企业自身实际状况相结合,加大投入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第三方交易平台,拓宽企业经营范围,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积极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推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企业应加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人才是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企业只有拥有具备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才更有希望。
(二)政府视角
首先,政府应加快并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相当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我国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落后。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电子商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想电子商务取得快速发展,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刻不容缓。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急剧匮乏,逐渐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因此,政府应加快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一个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高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培养出电子商务高素质专业人才。
再者,政府应不断健全我国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市场,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电子商务顺利进行并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政府应不断加强对电子商务方面的资金人才等的投入,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最后,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与世界各国一同参与到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各项规则体系的建设中去,比如外贸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大卫·格林纳伟主编,冯雷译. 国际贸易前言问题[M].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 对外经贸, 2012 (03): 39-40
[3] [4]刘电威.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9):171-172
[5]匡亚洁,张澄.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 中国商贸,2011 (15): 110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计算机技术;经营主体
一、电子商务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变了传统的实物买卖和现金交易方式,各商户之间在网上即可完成交易。电子商务,可以看做是一个虚拟的网上市场,在这里,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电子支付,随后通过先进的物流来配送物品。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使整个商务过程,都实现了网上购物和交易的目标。
目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电子商务节省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发展了第三方平台,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推动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一国对外贸易和经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水平不均衡。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发展非常迅速,遥遥领先;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经济发展速度快,是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非洲电子商务发展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拉丁美洲的电子商务发展则呈现极化现象,巴西、智力、阿根廷和墨西哥这四国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占据了拉丁美洲2/3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发展极化现象较严重。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及信息基础建设发展上的差异,使得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1]。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各国政府应不断加大和完善对信息基础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中国作为进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势头强劲。据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了10.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近30%。预计未来3至5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平均增速将超过30%,2015年将达到26.5万亿元。 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目前仍处于不发达阶段,甚至是较低阶段,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仅限于传统层面的国际贸易与电子化的国际贸易相混合的阶段,但未来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2]。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首先,传统国际贸易采用的大多是"进出口代理制",该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化程度高[3]。但是,在如今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传统中间商,如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口公司,逐渐被称为"虚拟企业"所取代,这些虚拟企业利用先进的科技网络,搭建贸易平台,与各大进出口公司、报关和物流公司合作,并将产品等信息资源网上共享,为各大进出口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各进出口商之间直接通过即可网络完成交易。其次,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经营主体。以前通常是一流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为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但现在随着众多进出口贸易服务平台的出现,众多中小企业都开始利用该平台,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与竞争,促使了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阿里巴巴旗下的深圳一达通企业,是我国第一家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进出口服务的网络贸易平台,为广大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进出口流程服务,为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交易手段和结算方式
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通常是通过信函,传真和电话等,这些交易手段耗时长,而且效率低。电子商务以来,交易手段开始实现电子化,如单证电子化等,速度快而且成本低,效率极高。而且,以信用证、托收等为主的传统国际结算方式,也开始出现电子化,提高了支付速度,方便可靠。
(三)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的网络化,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改变。一方面,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通过网络可及时、直接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另一方面,管理决策信息可利用网络迅速覆盖整个企业[4]。这就大大改善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信息传递时间长,误差大等缺点,有效节省了企业管理成本,企业运行更加高效。
(四)电子商务深化了国际分工,促进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
电子商务促使企业生产更具灵活性和弹性,还促使着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电子商务推动的电子协作,提高了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比重,推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5]。总之,电子商务极大推动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和技术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
四、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视角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将电子商务理念普及至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中;并将其与企业自身实际状况相结合,加大投入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第三方交易平台,拓宽企业经营范围,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积极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推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企业应加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人才是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企业只有拥有具备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才更有希望。
(二)政府视角
首先,政府应加快并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相当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我国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落后。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电子商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想电子商务取得快速发展,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刻不容缓。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急剧匮乏,逐渐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因此,政府应加快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一个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高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培养出电子商务高素质专业人才。
再者,政府应不断健全我国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市场,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电子商务顺利进行并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政府应不断加强对电子商务方面的资金人才等的投入,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最后,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与世界各国一同参与到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各项规则体系的建设中去,比如外贸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大卫·格林纳伟主编,冯雷译. 国际贸易前言问题[M].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 对外经贸, 2012 (03): 39-40
[3] [4]刘电威.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9):171-172
[5]匡亚洁,张澄.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 中国商贸,2011 (15):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