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其实不仁不义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猴王時代的孙悟空在花果山啸聚山林,各洞妖王臣服,八方禽兽归心,待他打出“齐天大圣”旗号时,花果山水帘洞就是一个神话版的水泊梁山。
  当大哥的,最关键的,就得拿“仁义”二字来服人。
  可是《西游记》第五回中:孙悟空两次闯祸反下天宫,很多人都以为是孙悟空率领花果山群猴对抗十万天兵天将——当然不是,当李天王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上阵时,“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这七十二洞妖王并不是这时候才来助战的,而是自从臣服于孙悟空之后,就被整编为花果山军队,参与协防。第四回中就写道,孙悟空第一次反下天官,“回至花果山上,只见那四健将与各洞妖王,在那里操演兵卒”。
  而这一次大战之后,孙悟空“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可是,当他转身回洞,听说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都被众神捉去之时,却说:“胜负乃兵家之常……我同类者未伤一人,何须烦恼?”
  这句话真是让人心寒到骨子里去,活脱脱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形象。这位因为一己私欲闯下弥天大祸的义军首领,原来也是需要别人替他当炮灰的!连他手下的四只猴子都会因为战友被捉而“哽哽咽咽大哭三声”,他这个当大哥的竟如此冷血。
  孙悟空如此不仁不义也配称“大圣”?!这就难怪当他被二郎神打得狼狈逃窜时,以牛魔王为首的六位结义兄弟一起玩失踪,不肯再跟他联手对抗天庭了。
  如果说,孙悟空对为其卖命的其他族类毫无怜悯之心,是不仁的话,对曾经的结拜大哥牛魔王一家,孙悟空的不义更为读者诟病。
  美猴王割据花果山时,曾与其他六大妖王“桃园七结义”,其中,牛魔王为长,是七妖之大哥。这七兄弟之间情义如何,书中未详述,但孙悟空跟牛魔王的交情非同一般。第四十二回,当红孩儿派小妖去请“老大王”来吃唐僧肉时,孙悟空心中暗想道:“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至如今我归正道,他还是邪魔……”
  这时连吴承恩都看不下去了,在直播孙悟空联合佛道两派势力镇压牛魔王时,来了一句“你看齐天大圣因功绩,不讲当年老故人”。“因功绩”三字一针见血,直接撕下孙悟空“正邪之别”的遮羞布,真是公义昭昭,自在人心。
  面对如此寡情绝义的“兄弟”,牛魔王悲愤之余,对土地说了一句话:“那泼猴夺我子,欺我妾,骗我妻,番番无道,我恨不得囫囵吞他下肚,化作大便喂狗!”实事求是地说,“夺我子”这一节主要是红孩儿初生牛犊不怕佛,想吃唐僧肉,结果撞到枪口上。如果说,请观音收红孩儿是别无他策的话,“欺我妾”“骗我妻”这两件令人不齿的行为,孙悟空是怎么都赖不掉的。
  《西游记》里,除了铁扇公主手头那把芭蕉扇,其实还有另一把。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下凡当妖怪时,带下五件宝物,其中就有芭蕉扇。
  孙悟空在与两个童子变化的妖怪交手时已领教过芭蕉扇的厉害,到了火焰山,当地人向他科普完灭火需芭蕉扇不可时,他没理由不想起太上老君的那一把。按他多次遇妖便上天求救的习惯,他应该先找老君拿扇子来试试才对,若灭不了火,再找铁扇公主要也不迟。可他明明知道这一切,为什么还是直接上门去找铁扇公主?
  只能解释为,他不是去找扇子,而是去找茬。而找茬的不可告人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对当年他大闹天宫牛魔王该出手时没出手的报复。
  一调芭蕉扇,孙悟空用了一个极其下流的手段: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去。这个时候,铁扇公主名义上还是他的“义嫂”,借不到扇子就钻到义嫂肚子里“耍子”(孙悟空原话),这是想怎么样?
  不仅如此,二调芭蕉扇时,孙悟空干脆变成牛大哥的模样去逗一个弃妇,到宝扇得手时,还恬不知耻地厉声高喊:“罗刹女,你看看我可是你亲老公?就把我缠了这许多丑勾当!不羞!不羞!不羞!”如此占了便宜还骂人的行径,真是缺德。
  江湖三大忌:勾义嫂、吃里爬外、出卖兄弟,孙悟空至少占两个。看来,牛魔王当年跟他结拜,真是瞎了牛眼了。
  编辑/梓童
其他文献
今年春节后,爸爸决定去大上海闯荡一番,多挣一些钱,让我和妈妈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爸爸走后,我不得不迅速成长起来。爸爸走后的日子里,我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子汉。我虽年幼,但畢竟是男人,我得坚强独立,我得照顾妈妈,我必须强大勇敢起来。  一天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妈妈怕极了,躺在床上哆哆嗦嗦的。当时我也害怕,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安慰担惊受怕的妈妈,我告诉她大自然中的音乐无处不在,暴风雨雷的声音都是美妙
1840年左右,英、德、法……许多欧洲国家都与古巴签订了长期协议,要求每年从古巴进口雪茄。古巴雪茄业因此急剧膨胀,传统的手工作坊逐渐转型成了雪茄工厂,仅仅在哈瓦那就有超过500家雪茄工厂,雪茄工人也超过1.5万人。  目睹雪茄工人清苦且枯燥的生活后,一位西班牙作家曾经感叹道:“没有什么事情,比用优质的心灵教育抚慰这些悲苦的灵魂更重要了。”  1865年,雪茄工人出身的诗人萨图尼诺-马丁诺斯创办了一
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奚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的出身、籍贯以及真实姓名在历史上都有分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很穷。他年轻时是放牛的,一直到30岁才攒够钱成亲,结婚没多久,就生了一个儿子。  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后的人生也大抵如此了:自己放牛把儿子养大,儿子接着放牛娶媳妇,儿子再生下儿子、接着放牛。当一眼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甚至是子孙的未来时,人一般会有一些惶恐,继而做出选择,安于现状或改变现状。  幸运的
《摔跤吧!爸爸》是部难得的好电影,获得观众的追捧实至名归。这部励志的成长电影让中国的虎妈狼爸来劲了,他们也想学影片里的爸爸逼迫孩子替自己实现理想。不过在学之前,他们得先对照这几点:影片里的爸爸本身不是失败者,而是全国冠军;影片里的女儿们本身有摔跤天赋,且她们在与朋友的自由交流中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知道学摔跤是改变印度女性地位的最好途径。自主意识的觉醒与力量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它提醒教育者必须点
妖族最美公主白落衡
汤修慧出生于清末浙江一名普通商人家,她从小跟着父亲经营一家小小的照相馆,像一棵自由生长的草,不加修饰,没有方向,每日里摆弄相机,在一张张胶卷里,把时光大把地挥霍掉。如果不是遇到邵飘萍,或许汤修慧会在照相馆里演绎一生的悲欢离合,所见所思也不过是那些照片里的风景。可惜,命运的安排总是会出其不意。  1910年的一天,照相馆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他青布衣衫,儒雅飘逸,像一阵洒脱的风,让人莫名想要亲近。为
自荐  端肃的武周时代,有这样一位极富喜感的儒生。  他很胖,满面春风喜盈盈,走路时动作迟缓、步履蹒跚,像一尊弥勒佛,所到之处,人皆喜之;他宽容忍让爱自黑,喃喃自嘲中,一场场纠纷就能消解于无形;他有儒将风范,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宛若护国长城,一次次平定边患;他圆融无碍,在酷吏盛行的武周时期两任宰相,坚守底线却花不沾衣,赢得了朝廷和民众的双重敬重。  这位儒生是娄师德。  他是原武(今属河南新乡)人,
清朝盛时,只有护军,没有所谓的禁卫军,或者御林军的名目。而护军分为守卫宫廷的护军和圆明园护军,由上三旗中选拔的精良之士组成。但是,历朝历代,保卫皇帝的御林军,大抵都是要归于无用的,清朝的护军当然也不例外,都是吃饭不干事的八旗子弟,谁也不比谁好到哪儿去。  自打嘉庆起,宫里的护卫就老是出事。一个精神病拎着一根棍子,也能混进宫去。到了林清造反的时候,百十个人勾结几个太监,差点打进隆宗门。只是林清之后,
东晋末年,一股流寇袭扰吴兴武康(今属浙江湖州),乡村少年沈庆之毅然加入民团,保卫家乡。沈庆之在战斗中表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不仅杀敌奋勇争先,还建议上级避敌锋芒,与流寇开展游击战。上级采纳了他的主张,民团屡屡告捷,沈庆之因此一举成名。此后,他一边“躬耕垄亩,勤苦自立”,一边结合实战经验,潜心揣摩战略战术。  成年后,沈庆之到竟陵(今湖北天门)投军时,正赶上市长被少数民族武装袭扰得焦头烂额。沈庆之牛刀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游泳,1929年,木片泳衣是当时流行的象征。可是你们穿起来的感受~  在1968年的政治运动布拉格之春中,一个捷克入朝坦克丢石头后,被一名苏联士兵穷追猛打。哎,谁让你惹祸呢?  1924年,巴黎人为了避免在淹水中浸湿,纷纷踩在椅子上前进,十分想知道這些椅子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