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对比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5月间6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保乳组(n=35)和根治组(n=33),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根治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乳房美容效果和FACTB评分均明显优于根治组(P<0.01)。
  结论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美容的优点,能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2.018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From January,2013 to May,2015,68 cases of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reast conserving group(n=35) and radical treatment group(n=33),and the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Operation time,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breast conserv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the radical group(P<0.01).Difference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Difference of survival situ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reast cosmetic effect and FACTB score of the breast conserv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trauma,quick recovery and cosmetic appearance,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Key words】early breast cancer;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quality of life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以往多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患者术后因丧失乳房不仅使得外形美受到破坏,身心健康也严重受损,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乳腺癌保乳手术为欧美发达国家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2],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笔者对比分析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诊治的68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均经触诊、B超、钼靶及病理检查而确诊,肿块直径均小于3.0 cm,肿块与乳晕距离均超过3 cm,无乳头乳晕浸润或远处转移。患者年龄27~59岁,平均(39.62±5.11)岁;TNM分期为Ⅰ期45例,Ⅱ期23例;肿瘤位于左侧41例,右侧27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保乳组35例,年龄(39.53±4.97)岁,肿块长径(2.41±0.38)cm,TNM分期:Ⅰ期23例,Ⅱ期12例;病灶部位:左侧21例,右侧14例。根治组33例,年龄(39.87±5.06)岁,肿块长径(2.47±0.37)cm,TNM分期:Ⅰ期22例,Ⅱ期11例;病灶部位:左侧20例,右侧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保乳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根据肿块位置、大小选择放射状或沿乳晕弧形切口,将肿块以及肿块边缘至少2.0 cm腺体组织切除,切缘标记好并送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如病检结果显示阳性则继续扩大切除范围直至切缘呈阴性。另外行腋窝弧形小切口进行淋巴结清扫,清扫Berg Ⅰ、Ⅱ水平淋巴结。根治组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手术治疗:采用横向或纵向梭形切口,行包括肿块、乳头、乳晕在内的全乳切除术,保留胸大肌、胸小肌。作前哨淋巴结活检,如前哨淋巴结转移阴性则保留腋窝,如为阳性则需清除同侧腋窝Berg Ⅰ、Ⅱ水平淋巴结。两组患者术毕均常规留置一负压引流管,切口缝合并加压包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疗法。   1.3觀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转移、生存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及生活质量。乳房美容效果采用Rose标准进行评价:患侧与对侧乳房对称好、外形丰满为优;基本对称、外形比较丰满为良;患侧乳房明显小于对侧,无乳房挛缩、水肿、变硬等情况为中;达不到上述标准为差[3]。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乳腺癌治疗功能评价(FACTB)量表进行评价,4个维度共36个条目,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正向条目记0~4分,逆向头目反向积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AKx-D〗±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保乳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术中失血量明显较少,与根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局部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比较
  术后12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1例,生存34例,根治组局部复发1例,生存33例,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确切概率法)。两组均无远处转移。
  2.4两组乳房美容效果比较
  保乳组乳房美容效果明显优于根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保乳组FACTB评分明显优于根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生活质量优于根治组。见表4。
  3讨论
  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占7%~10%,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及年轻化趋势。手术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外形美观及术后精神生活更加重视,手术除了要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外,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成为关注焦点,因此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也不断改进和完善[5]。以往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以改良根治术为主,即使是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也多采取此术式进行治疗,该术式要求切除乳头、肿块周围皮肤和全部乳腺,保留胸大小肌,治疗效果虽然也能令人满意,但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美容效果差,越来越不符合现代女性对外形美观的要求[6]。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患者在术前已经存在全身血行转移,单纯扩大切除范围对患者生存率无根本影响,相关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与手术切除范围并不存在正相关[7],这也为保乳手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保乳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兼顾了患者术后形体的美观和肢体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术式,对提高患者尤其年轻女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包召玉等[8]对比分析了保乳手术与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发现保乳手术在生存率上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也没有增加患者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而且保持了患者术后良好的乳房外观。陆国建等[9]将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保乳组在生活质量及美容效果上显著好于改良根治组(P<0.05)。邓宏武等[10]进行的对比分析结果也显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外观美学效果与5年存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保乳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或短于根治组,两组局部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乳组乳房美容效果和FACTB评分均明显优于根治组,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此外保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然有低于根治组的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所纳入病例样本数较少有关。我们认为,并非所有乳腺癌患者均适宜行保乳手术治疗,其适应证应包括:早期乳腺癌肿块直径不超过3.0 cm(对于直径超过3 cm者,经辅助化疗后可酌情行保乳手术)、乳房有适当体积、肿块距离乳晕边缘超过3.0 cm、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患者有保乳意愿。
  综上所述,保乳手术能获得与改良根治术相近的治疗效果,并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乳房形态美观,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斌,邓剑,赵健,等.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4):472474.
  [2]汪敏.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3):321323.
  [3]赵文生,黄安中,彭上清,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30053006.
  [4]许杰,刘彦丽,亓慧景,等.保乳术与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存率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2,4(6):461463,477.
  [5]郭雪,魏丽娟,郑磊,等.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比较及保乳术预后因素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3):13621365.
  [6]郝静,林忠民,施勇,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远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1):51475150.
  [7]黄湛,杨传盛,张诠,等.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疗效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3):256259.
  [8]包召玉,王坤,周雷,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与根治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2):238240.
  [9]陆国建,曹福寿.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864287.
  [10]邓宏武,周征宇,万能斌,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9):11231126.
  (2016-10-04修回日期:2016-03-25)
  (编辑:梁明佩)
  作者简介:黄译,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腺体外科疾病的诊治。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将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手术联合化疗,对照组30例,单用化疗,对比
【摘要】 目的 观察蜂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加甲钴铵联合治疗,蜂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蜂毒注射液0.25 mg足三里注射,每日一次,持续15天。在治疗前后,对神经传导速度、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进行检测,探讨蜂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 蜂针组腓总神经、正
【摘要】目的分析雷珠单抗治疗后不同时机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影响。  方法收集DME患者60例7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7 d组(30例35眼)和28 d组(30例37眼)。7 d组、28 d组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7 d后、28 d后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平均矫正视力(BCVA)、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AMI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内容涉及戒烟、饮食、运动、用药、疾病相关知识、心理支持等方面。观察组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对中年高尿酸血症(HUA)人群疾病认知及血尿酸的影响,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