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明、印度逻辑与佛教逻辑之关系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明"概念具有浓厚的汉传佛教色彩,但并不完全是佛教逻辑的代名词。因明和正理这两个词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教派特色,因明与正理都是印度逻辑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征:以量论为认识论基础,以追求正确知识为目的。研究因明应以印度逻辑为主线,总摄发端于印度文明之中并在印度本土、汉传地区、藏传地区都各有发展的逻辑,同时保留因明、佛教逻辑、印度逻辑之名称,以因明标明其汉传特色,以佛教逻辑标明其宗教特征,以量论标明其藏传特色。
其他文献
代词的回指现象是自然语言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对代词进行语义解释的重点是找出代词与其先行词之间的联系。探讨了DRT在处理回指现象方面的特点及优势:DRT的重要理论突破是将传
Tomlin语法具有功能主义的特点,又带有认知语法的特征。这一语法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从概念表征到语言表征的投射。Tomlin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解释:语言为什么是现有的结构。借用功
民主是当代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人作为人所具有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中国儒家传统的人性论与当代民主价值诉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将民主宪政思想强加于儒家学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