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的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研究组于机械取栓术后继续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

结果

两组NIHSS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持续降低,术后7 d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60、90 d,研究组mRS≤2分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血管再通率(74.00%,37/50)高于对照组(60.00%,30/50),血管再次闭塞率(4.00%,2/50)低于对照组(14.00%,7/5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继续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术后颅内大血管再闭塞风险,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通过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认知功能、术后镇痛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拔除喉罩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术前诊断较困难,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本例患者为90岁男性,肿瘤切除后3个月即发生颅脑多发转移,随后予以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但效果不佳,于术后8个月死亡。
目的观察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胚胎停育患者的染色体异常状况,为RSA与胚胎停育患者提供遗传病的病因资料,以指导未来对RSA及胚胎停育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RSA(37对)及胚胎停育(31对)夫妇的临床资料,对RSA及胚胎停育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记录染色体异常状况,分析RSA及胚胎停育夫妇染色体异常与RSA及胚胎停育发病的关系。
目的分析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液病患儿60例,其中真菌感染患儿28例(观察组),无真菌感染患儿32例(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获取两组患儿相关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原发疾病未缓解、使用广谱抗生素≥7 d、粒细胞缺乏时间≥7 d、低蛋白血症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