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和谐课堂的创设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是和谐课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告诉我们: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因此,应该强调教师的内在审美素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语文教学行为外在形式才具有真正的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只有这样,教学行为的审美化才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吻合。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具备美育的能力。
  一、必须具备的审美素养
  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使用语言的先行者和楷模。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大量美文,在这些美文教学当中,必须配以美的语言,所以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这其中要求教师运用尽可能多的词汇,浓墨重彩地描述事物,设计精彩的过渡语贯穿全文,达到行云流水的功效。其次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李白斗酒诗百篇”其实都是想象能力得到极致发挥的效果。运用含蓄而有感染力的语言美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为创造美的境界寻找时机。
  仅仅有了较强的“美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自身的文学底蕴越深厚越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多读书,厚积方能薄发。博采众长,才能信手拈来,对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美是可以创造的。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创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将会如虎添翼。兴之所至,即兴创作,下水一搏,将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惊喜,是激发学生智慧火花的最好方式。
  二、营造自由轻松的和谐课堂氛围
  从心理环境来讲,学生的学习不应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缚,才能自由自在地探索。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是强调坐有坐姿、站有站法。教师边讲课边盯着学生看,唯恐学生姿势不对,放松了课堂的学习。结果造成了学生情绪高度紧张,以为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殊不知,有人调查过,小学生一节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最佳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开始的5分钟和结束前5分钟。我们可不可以在这样的时间范围内认真设计课堂流程,而不必40分钟都要求学生“坐如钟”呢?在国际学校听课,发现学生竟然可以坐在地上,手里拿着玩具听课、思考问题。我们不妨折衷一下,给学生以适度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走进课堂不必要求学生一直腰背挺直的坐着,只要学生进入上课状态即可。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不必一直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俨然一个老学究,压得学生不得喘息。而是动辄以一个轻松的笑话、一次诙谐的肢体语言营造轻松的氛围。如,低年级上课15分钟后,做一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让学生表演一下课文的情境等等。课堂即将结束时设计一次课文朗读欣赏、音乐欣赏,既强化了课堂教学主题,又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在和谐课堂中,应致力于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曾经有幸听到过著名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的课,孙老师上课不仅形式上尽量做到和学生平等(走到学生身边,俯身说话),和学生的对话的语气、对话的内容也是极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既无盛气凌人之感,更无做作之态。和谐的师生关系令人难以忘怀。在那节课上,孙建峰老师课前聊天时,把姓名告诉学生,让学生大声直呼。把班长请到黑板前写出自己的名字,用“ ”和老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然后孙老师问班长:“唐文婧加孙建峰等于什么?”让孩子写出答案。也可以写“不知道”。这个孩子很胆小,写了个“不知道”。孙建峰又请了另外几个学生上台写。有的写“两个学生”,有的写“两个人”,只有一个学生写“一对好朋友”。孙建峰把他的名字写在自己名字之上,叫“徐伟杰”。这样上课一开始,师生间就消除了不少陌生感。在上课过程中,我还发现孙建峰老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语言交流时,身体始终是前倾的,眼神始终是对着学生的,评价语言也是个性化、绝不重复的。快要下课时,他又把班长唐文婧请上前,这时小女孩心悦诚服地写下了“一对朋友”几个字,全班掌声雷动。这样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四、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现代教学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创新,特别把计算机技术引进了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然而,想让学生真正得到显而易见的发展,策略永远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有教学的策略,学习有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必须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随时调整。例如,上《詹天佑》一文也是这样,经过仔细钻研,我发现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由于速度难以调整,学生根本不易懂得“人字形”铁路上山的原理,再加上我回忆自己上小学的经历,因此立即自己动手在黑板上演示起来,不懂的学生经过仔细观察,跟着我画,终于也弄懂了原理。这样看来,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不能花拳绣腿,要注重实效。
  当然,做到这些,还不能说创造了和谐的课堂,产生了美育的效果。和谐课堂还必须采用其他一些方法。比如,合作学习的方式等等。从而让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渴望学习”。但最最重要的笔者认为还是上面所述的教师的和谐课堂的理念与策略。
  【作者单位:南京市仙林小学江苏210046】
其他文献
为解决云南山区坡耕地作物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作物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水土等自然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与保护的问题,对不同作物搭配间作方式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研究,为坡耕地水土
颌面部间隙感染在口腔颌面部炎症中多见,但合并十二脂肠溃疡并穿孔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面部间隙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报道如下.
最近几日,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个性化发言几乎绝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也在课堂中泯灭了。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学生通过日记向我诉说了他在语文课上的心理感受:“老师,你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