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3种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来自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的患者143例,男67例,女76例,年龄(56.1±11.4)岁,其中验前概率为低度临床可能性(1~3分)24例,中度临床可能性(4~5分)79例,高度临床可能性(6~8分)4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中、高度临床可能性患者分为停用肝素组31例和未停用
【机 构】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天津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天津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天津 300052,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3种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
方法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来自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的患者143例,男67例,女76例,年龄(56.1±11.4)岁,其中验前概率为低度临床可能性(1~3分)24例,中度临床可能性(4~5分)79例,高度临床可能性(6~8分)4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中、高度临床可能性患者分为停用肝素组31例和未停用肝素组88例。以颗粒免疫过滤法检测血浆HIT混合抗体;用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以微粒凝集法检测血浆HIT混合抗体;用ACL AcuStar发光分析仪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IgG特异性抗体。
结果高度临床可能性患者颗粒免疫过滤法、微粒凝集法和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率与中度临床可能性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15、2.89和1.31,P值均>0.05)。3种方法在停用肝素患者组的阳性率均高于未停用肝素组(χ2分别为16.09、43.37和26.94,P<0.01),其中化学发光法呈阳性的患者仅出现在停用肝素组中。3种方法同时为阳性的患者均出现在停用肝素组(χ2=26.94,P<0.01);停用肝素组中2种方法(颗粒免疫过滤法+微粒凝集法)呈阳性的患者多于未停用肝素组(x2=10.95,P<0.01);1种方法(颗粒免疫过滤法)呈阳性的患者,未停用肝素组与停用肝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80,P>0.05);3种方法同时为阴性的患者均出现在未停用肝素组中,与停用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1)。
结论HIT混合抗体敏感性高,主要用于排除诊断,微粒凝集法诊断性能优于颗粒免疫过滤法,对于中、高度可能性的患者和混合抗体阳性的患者,即使已经接受替代抗凝治疗,如条件允许仍要检测IgG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以明确诊断,验证替代抗凝治疗的合理性,避免过度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1例Wilson病经长期驱铜治疗后出现铜缺乏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铜缺乏性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并加强对Wilson病个体化治疗的重视。方法总结1例Wilson病经驱铜治疗后出现铜缺乏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的特点,随访6个月,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该例Wilson病患者驱铜治疗12年后出现周围神经损害及显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POEMS综合征患者均有周围神经受损,不少患者因首发症状为周围神经病表现而就诊于神经内科。因此,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领导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病协作组、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和神经肌肉病学组专家共同合作编写该共识,以帮助临床医生规范诊治POEMS综合征患者。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功能影像是偏头痛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有助于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下丘脑是重要的脑部结构,临床及动物实验已经揭示了下丘脑在偏头痛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的功能影像研究更提供了下丘脑与偏头痛关系密切的证据。我们从功能影像的角度对偏头痛与下丘脑的关系进行综述。
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于2017年推出了修订版的痫性发作分类。这是ILAE继1981年版痫性发作分类之后的首次官方修订。本次痫性发作分类在发作类别、术语和定义方面做了重要改变,目的在于增加临床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强调非医学群体的应用需求。总体上,新版痫性发作分类与1981年版相比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呈现平稳过渡的特点。专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纯运动神经受累的多发单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阻滞为其诊断要点。本指南综合神经肌肉疾病和电生理专家的意见,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免疫标志物以及治疗进展进行介绍,供临床实践中参考。
目的总结带状疱疹继发节段性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诊治的3例带状疱疹继发节段性肢体运动麻痹患者进行报道,并对国内截至2019年1月报道的共计23例带状疱疹继发节段性肢体运动麻痹患者(包括新报道的3例)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例1男性,72岁,右下肢皮肤(L4~5、S1)出现带状疱疹3 d后右足下垂,电生理检查提示腓总神经不全损害,予抗病毒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P(MSA-P)型伴排尿异常患者膀胱功能的尿动力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58例MSA-P型伴排尿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MSA-P型患者的膀胱功能状态并分析其尿动力检查结果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根据诊断标准,58例中拟诊51例,可疑7例;所有患者均诊断为MSA-P型。所有MSA-P型患者均出现不同症状的排尿异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是少见的脑血管病,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 HOD)大多继发于累及Guillain-Mollaret三角的原发病灶,导致远隔部位的下橄榄核神经元在原发病变之后的一段时期发生空泡化变性,致使下橄榄核体积增大。累及Guillain-Mollaret三角的原发病灶常位于中脑、脑桥和小脑。报道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继发单侧HOD
小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微流控芯片为临床检验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微流控芯片仍然需要配套的信号读取、分析和显示设备,而便携、广泛普及、多功能的智能手机为微流控芯片提供了简单便携、经济高效且易于操作的平台。两者结合如虎添翼,有望成为下一代检验方法,特别是床旁检验的重要研究方向。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sotope dilution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D-LC/MS)测定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参考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样本靶值的确立。方法参照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tte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