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段探索混龄教育摭谈--幼小衔接教学活动案例引发的思考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h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龄教育是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共同游戏、学习和生活的教育方式,混龄教育有着一定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育人作用与价值,通常多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一些幼儿园会展开类似的探索。在小学阶段以班级为基本组织结构的学科教学中开展混龄教育尚存在很多障碍,本文仅以幼小衔接活动、小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混龄教育为例,从混龄教育积极性作用的维度、从探索的角度探讨其开展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在日常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其主要内容对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设计有效深度提问,启发学生思辨思维;开展丰富主题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当前广大数学教师已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但存在着方式生硬刻板、素材陈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立足教材,拓展素材,使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主动性,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有机融合。
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使学生做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首先就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如何了解学生对于劳动较为真实、普遍的理解和认识,探究如何将转变学生劳动观念和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挖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关于劳动场面、劳动者、劳动过程等的描写,探究如何结合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以多种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劳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