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被“众人”蛊惑

来源 :中学生百科·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里,有人向国王报告说王宫里来了一只虎,国王不信;接着第二个人声称有虎,国王仍是不信;直到第三个人再次这样说,国王终于信了,于是拔腿仓皇逃命。其实呢,根本就没有虎,是这三个人编出来骗国王的。这就是成语“三人成虎”的由来。
  假如换做你是国王,你会相信这种无中生有的事吗?美国心理学家在1956年就已用实验证明,大多数情况下,聪明如你也不能幸免。
  
  基本程序
  
  召集一群学生到一个房间里,说是要他们参加一项视觉辨别力的研究。实验阶段首先给被试者出示一根单独的线段(标准线段),然后再出示三条比较线段(如下图),要他们说出三根比较线段中,哪一根与标准线段等长。每个实验小组都有7个人,但其中6个人都是实验者的助手,只有一个是真正的被试者。并且,他总被安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在听完前5个人的回答之后,要求报告他的判断。实验中每个人要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以便使组内其他人都听得到。
  
  实验结果
  
  在每一实验小组进行的18次重复实验中,如果假被试者做出错误判断,那么真被试者也会违背自己的知觉,而做出遵从群体的判断,并且比例高达70%。实验证明,个人潜意识里有和群体保持一致,即“从众”的心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得到群体的认同,也才能寻求群体的庇护。
  
  生活中的例子
  
  之一:见过俗称“逗笼子”的骗术:一个人手拿一件衬衣,见到过往行人便往人怀里塞,一面还说着,厂家做活动,不要钱。通常,大部分人是不会接受的。但只要有一个人收下后,其后路过的人也会跟着收下。收下的人可要当心了,这时斜侧里会冲出几个彪形大汉,逼着要钱。
  之二:铺天盖地的广告已包围了我们的生活!打开电视,俊男美女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你应该拥有美丽的头发,洁白的牙齿和通透的肌肤;你应及时补充锌、铁、钙;要跟上e时代的潮流。这就是广告所要达成的目标,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不断引导大众的消费时尚。
  置身于诱惑频频的社会中,我们时时刻刻都需作出选择。请不要忘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勇于声明自己的想法,敢于说“不”,也许你正引领了新的潮流也说不定呢!
  
  编辑/孙栎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