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尝试制定出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体适能测评方法,以利于指导体育教师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中职 体适能 测价方法
一、 前言
体适能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身体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肺功能、柔韧素质;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现在大多数学校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测试还是主要采取以前传统的测试组合,测评的方法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所以本文旨在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学生体适能评价方法,以利于对学生体适能的全面评价。
二、 体适能测评方法的原则
许多体育教师在进行学生体适能测量时,由于学生人数多,工作量较大,为追求工作的速度,就会安排学生分组同时进行,从而忽略了体适能测量的原则问题(即测试的顺序)。在进行体适能测量时,我们要遵循一定的测试原则:无疲劳性测试(身高、体重、柔韧性、皮褶、围度、纵跳);灵活性测试;力量测试;速度测试;无氧耐力测试;有氧耐力测试。在现在许多学校的学生的体适能测试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测试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从而在学生体适能的评价时不能对学生的体质水平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以致影响体育教学的延续性和评价效果。
三、 中职学校体适能评价体系结构
在进行学生体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在原有的评价的指标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选择改进,把学生的体适能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更加的细化和合理化,以利于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同时能及时全面的了解自身的体适能状况,也为教学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指导。
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作为评价国民素质的一个常用的指标,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不同的等级水平,同时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身体形态的水平,也反映出其经济和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身体形态评价的指标较为直观,一般主要包括身高、体重以及一些衍生的指标(如BMI、身体不同位置的围度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形态的发展变化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样的身体形态却有着不同的肌肉结构类型,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肌肉结构类型的不同。所以说从健康体适能的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身体形态水平要细化到学生的体成分的结构水平,这其中包括身体脂肪含量、瘦体重的水平、体脂百分比等,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将来主要从事的业务操作和相应的体力活动为主,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形态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
2、机能水平的测试
对于学生的机能的测试,以前传统的方法以台阶试验和肺活量测试来间接推断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有的学校由于条件的有限,只是安排中长距离跑如: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来测试学生的机能水平,在评定方法和评价依据上存在一定科学性和变化性。从几个测试项目来说,学生更倾向于台阶测试,但由于个体的身高和个人的形态结构差异,台阶试验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功率自行车测试,来间接推测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这样的方法学生也乐于接受,同时也使得测试更加直观简便。
3、技能体适能的测试
以上主要是对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的测试,在测试方法和手段上没有太大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在一些测试的细节方面加以改进,而对于学生技能体适能来说,其测试的方法和手段较为全面和丰富,而对于各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在进行学生技能体适能的选择方面,要区别对待,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制定测试方法和方法。柔韧素质测试采用以前的坐位体前屈的方法,同时弹跳能力测试继续沿用,只是在测试的方法上加以改变,结合纵跳测试装置,能更加直观的进行结果比对。而在于传统的测试方法中,对于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力量等的测试较为欠缺。根据实际的需要和中职学校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技能体适能的自我评价体系加以完善和提高,在测试方法和手段上加以改进,增加了灵敏性测试,最大力量测试以及FMS(功能测试)。
(1)灵敏性测试(六角跳测试)
方法和要求:①在地板标记一个正六边形(边长61厘米);②起始位置在六边形的中央,顺时针方向跳出并跳进,蹦过每一条边为一周;③过程中,脸始终面向正前方,踩线即失败;④学生完成所有蹦跳(共12次)回到六边形中心时停表,共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2)最大力量测试(1RM)
方法和要求:①学生首先进行小负荷的卧推;②在正式试举之前还要进行2组较重负荷的卧推作为准备活动,每组2~5次;③通常在准备活动之后要在5次试举之内测试出卧推的1RM,否则试举引起的疲劳会引起测试结果不准。
(3)FMS(功能测试)
功能性测试主要观察学生的身体的稳定性、神经感觉特点、空间感觉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是一组综合性的测试,其具体指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四、小结
一套良好的体能测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体育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的评价指标、评分表、实施办法等方面要根据各自学校的自身情况,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促进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蓝荣,张立光,周德书.体育运动领域中“体适能”概念的产生及其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
[2]王利森,祁国鹰.运动因子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
关键词:中职 体适能 测价方法
一、 前言
体适能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身体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肺功能、柔韧素质;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现在大多数学校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测试还是主要采取以前传统的测试组合,测评的方法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所以本文旨在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学生体适能评价方法,以利于对学生体适能的全面评价。
二、 体适能测评方法的原则
许多体育教师在进行学生体适能测量时,由于学生人数多,工作量较大,为追求工作的速度,就会安排学生分组同时进行,从而忽略了体适能测量的原则问题(即测试的顺序)。在进行体适能测量时,我们要遵循一定的测试原则:无疲劳性测试(身高、体重、柔韧性、皮褶、围度、纵跳);灵活性测试;力量测试;速度测试;无氧耐力测试;有氧耐力测试。在现在许多学校的学生的体适能测试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测试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从而在学生体适能的评价时不能对学生的体质水平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以致影响体育教学的延续性和评价效果。
三、 中职学校体适能评价体系结构
在进行学生体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在原有的评价的指标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选择改进,把学生的体适能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更加的细化和合理化,以利于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同时能及时全面的了解自身的体适能状况,也为教学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指导。
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作为评价国民素质的一个常用的指标,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不同的等级水平,同时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身体形态的水平,也反映出其经济和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身体形态评价的指标较为直观,一般主要包括身高、体重以及一些衍生的指标(如BMI、身体不同位置的围度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形态的发展变化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样的身体形态却有着不同的肌肉结构类型,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肌肉结构类型的不同。所以说从健康体适能的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身体形态水平要细化到学生的体成分的结构水平,这其中包括身体脂肪含量、瘦体重的水平、体脂百分比等,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将来主要从事的业务操作和相应的体力活动为主,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形态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
2、机能水平的测试
对于学生的机能的测试,以前传统的方法以台阶试验和肺活量测试来间接推断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有的学校由于条件的有限,只是安排中长距离跑如: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来测试学生的机能水平,在评定方法和评价依据上存在一定科学性和变化性。从几个测试项目来说,学生更倾向于台阶测试,但由于个体的身高和个人的形态结构差异,台阶试验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功率自行车测试,来间接推测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这样的方法学生也乐于接受,同时也使得测试更加直观简便。
3、技能体适能的测试
以上主要是对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的测试,在测试方法和手段上没有太大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在一些测试的细节方面加以改进,而对于学生技能体适能来说,其测试的方法和手段较为全面和丰富,而对于各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在进行学生技能体适能的选择方面,要区别对待,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制定测试方法和方法。柔韧素质测试采用以前的坐位体前屈的方法,同时弹跳能力测试继续沿用,只是在测试的方法上加以改变,结合纵跳测试装置,能更加直观的进行结果比对。而在于传统的测试方法中,对于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力量等的测试较为欠缺。根据实际的需要和中职学校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技能体适能的自我评价体系加以完善和提高,在测试方法和手段上加以改进,增加了灵敏性测试,最大力量测试以及FMS(功能测试)。
(1)灵敏性测试(六角跳测试)
方法和要求:①在地板标记一个正六边形(边长61厘米);②起始位置在六边形的中央,顺时针方向跳出并跳进,蹦过每一条边为一周;③过程中,脸始终面向正前方,踩线即失败;④学生完成所有蹦跳(共12次)回到六边形中心时停表,共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2)最大力量测试(1RM)
方法和要求:①学生首先进行小负荷的卧推;②在正式试举之前还要进行2组较重负荷的卧推作为准备活动,每组2~5次;③通常在准备活动之后要在5次试举之内测试出卧推的1RM,否则试举引起的疲劳会引起测试结果不准。
(3)FMS(功能测试)
功能性测试主要观察学生的身体的稳定性、神经感觉特点、空间感觉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是一组综合性的测试,其具体指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四、小结
一套良好的体能测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体育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的评价指标、评分表、实施办法等方面要根据各自学校的自身情况,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促进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蓝荣,张立光,周德书.体育运动领域中“体适能”概念的产生及其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
[2]王利森,祁国鹰.运动因子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