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新区由于所在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发展轨迹,可以非常明显地将技术创新扩散到所在的城市,通过提高区域内的技术水平差距而增强扩散作用,进而促进产出的增加,促进高新区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技术创新扩散:集成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9-0084-03
引言
區域空间创新是21世纪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新区通过聚焦区域内的企业,提升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能发挥对所在区域的推动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一个区域内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在一个区域内,可能存在着某些增长极,这些增长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整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形成了一个区域的发展龙头。一个增长极的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孤立发展的阶段,以人口向增长极集聚为主要特征,二是围城发展阶段,以人口和产业继续向增长极聚集,呈现非均衡极化增长为主要特征。三是联动发展阶段,以增长极和区域内其他部分之间联动和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效应,扩散效应和吸收效应,扩散效应是指那些导致发展刺激向空间扩散的机制,它对相邻区域形成积极的推动,把发展的刺激在空间上向外扩散。吸收效应指的是积极的发展刺激本身对他的周边施加了消极的影响,对落后地区形成冲击。尔达尔认为,两种效应的相对比重取决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企业发展潜力等因素。
根据区域要素流动理论,劳动力、资本、信息、知识要素的流动和扩散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缩小了区域差距,据专家研究,增长极发展到产业集聚时,进入到联动发展阶段,扩散效应超过吸收效应,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合的一种典型存在形态。高新区是以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生态化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特定的经济区域。技术创新是高新区赖以立足的根本,也是对外扩散的主要方面,本文着重研究高新区技术扩散对所在区域产生推动作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对区域的其他部分产生作用。
一、技术创新扩散
技术创新扩散是指创新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从技术供给方向潜在使用者的运动过程,即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扩散可概括为创新技术在产品、设计和能力等三个不同层面上的扩散方式。在产品层面上,主要包括原材料、最终产品、部件、设备等,旨在提供实际生产能力或产品本身;在设计层面上,包括设计、蓝图、以前设计的产品或设备的技术诀窍,旨在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基本的信息、数据和指南;在能力上,包括技术诀窍崛起和隐性知识等提高创新能力的要素(包括人员的流动等)。
一个创新扩散过程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创新、扩散路径、时间和社会系统。
1.创新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是新观念、新实践或新物品,既可以是管理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这种“新”并不要求创新是世界范围的首次应用,可以是局部范围的,只要是成功的完成了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具有新特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即可。创新特征对扩散速度和扩散模式有很大影响,对创新特征的感受决定了采用比率。这些创新特征是:相对优势、协调性、复杂性、可试用性和可观察性。一项创新,如果潜在采用者认为其相对优势大、协调性好、可试用性强、采用结果好观察和较低的复杂性,那么该创新比较容易被采用。
2.技术扩散路径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技术扩散的静态路径。主要是指技术扩散模式,即技术扩散的渠道或技术传播的载体;其二,技术扩散的动态路径。既包括技术扩散的各个阶段,也包括技术扩散的周期性。大体上,技术创新从一个企业向外部扩散可以采用建立新企业,与他人合资,控股其他企业,许可,专卖,交钥匙工程,分包等形式。企业在转移R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技术创新扩散:集成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9-0084-03
引言
區域空间创新是21世纪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新区通过聚焦区域内的企业,提升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能发挥对所在区域的推动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一个区域内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在一个区域内,可能存在着某些增长极,这些增长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整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形成了一个区域的发展龙头。一个增长极的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孤立发展的阶段,以人口向增长极集聚为主要特征,二是围城发展阶段,以人口和产业继续向增长极聚集,呈现非均衡极化增长为主要特征。三是联动发展阶段,以增长极和区域内其他部分之间联动和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效应,扩散效应和吸收效应,扩散效应是指那些导致发展刺激向空间扩散的机制,它对相邻区域形成积极的推动,把发展的刺激在空间上向外扩散。吸收效应指的是积极的发展刺激本身对他的周边施加了消极的影响,对落后地区形成冲击。尔达尔认为,两种效应的相对比重取决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企业发展潜力等因素。
根据区域要素流动理论,劳动力、资本、信息、知识要素的流动和扩散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缩小了区域差距,据专家研究,增长极发展到产业集聚时,进入到联动发展阶段,扩散效应超过吸收效应,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合的一种典型存在形态。高新区是以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生态化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特定的经济区域。技术创新是高新区赖以立足的根本,也是对外扩散的主要方面,本文着重研究高新区技术扩散对所在区域产生推动作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对区域的其他部分产生作用。
一、技术创新扩散
技术创新扩散是指创新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从技术供给方向潜在使用者的运动过程,即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扩散可概括为创新技术在产品、设计和能力等三个不同层面上的扩散方式。在产品层面上,主要包括原材料、最终产品、部件、设备等,旨在提供实际生产能力或产品本身;在设计层面上,包括设计、蓝图、以前设计的产品或设备的技术诀窍,旨在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基本的信息、数据和指南;在能力上,包括技术诀窍崛起和隐性知识等提高创新能力的要素(包括人员的流动等)。
一个创新扩散过程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创新、扩散路径、时间和社会系统。
1.创新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是新观念、新实践或新物品,既可以是管理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这种“新”并不要求创新是世界范围的首次应用,可以是局部范围的,只要是成功的完成了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具有新特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即可。创新特征对扩散速度和扩散模式有很大影响,对创新特征的感受决定了采用比率。这些创新特征是:相对优势、协调性、复杂性、可试用性和可观察性。一项创新,如果潜在采用者认为其相对优势大、协调性好、可试用性强、采用结果好观察和较低的复杂性,那么该创新比较容易被采用。
2.技术扩散路径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技术扩散的静态路径。主要是指技术扩散模式,即技术扩散的渠道或技术传播的载体;其二,技术扩散的动态路径。既包括技术扩散的各个阶段,也包括技术扩散的周期性。大体上,技术创新从一个企业向外部扩散可以采用建立新企业,与他人合资,控股其他企业,许可,专卖,交钥匙工程,分包等形式。企业在转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