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陇,先望蜀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中国人享有免费东西的时间已经太久,知识付费的时代应该要到来了。
  知识付费是不是一种趋势,我不知道,但这种事情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我对世界那少得可怜的认知告诉我:要想得到好东西,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然而又听说,在知识付费这种事情的背后,居然会有读者产生“知识焦虑症”这种东西,这实在令我惊讶:什么时候,我们曾对知识如此渴求过?
  假如我们的求知欲真有如此强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假货横行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文化领域里的那些“大师”,已经被多少人指出他们的著作有多少箩筐的错谬,仍然不妨碍他们的出场价高涨以及作品畅销。
  完全可以设想的一件事情是,即便一个并不具备相关专业水平的读者,只需要在网上多方检索,比对一下那些评论文章以及“大师”本人的作品,自然就能分辨出“大师”的真伪来。但是,又有多少人会去做这件事呢?
  说白了,我们并没有那么苛求真知。那么,所谓的知识焦虑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产生流程是这样的:一些极其聪明的人,通过不断重复甚至是冒犯读者的方式(是的,看他们的语言形态,似乎都读过《乌合之众》),去告诉世界上的人,“你们都有成功的可能”,煽动起一群人希冀成功的欲望后,同时又不忘提醒这群人说,“你得时刻为自己的学习加码,不要做失败者。”
  不得不承认,这个心理把握得非常好,好处就在于紧紧抓住了人的贪欲,然后乘势而為。古人形容一个人贪心,常用的说法有“得陇望蜀”,今人比古人厉害,未得陇,先望蜀。
  为什么这样说呢?有成功,自然就有失败,这是人所共知的真相。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并不具备成功的条件,这也是事实。然而我们看到,有人连一家机构里的螺丝钉工作都还没做好,却也有了知识焦虑症。
  比如,在写字这个行当里,一些工作多年的人士,正常的缀文能力都成问题,更夸张者连“的、得、地”都分不清,不是说他们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此时他们最应该做的,无疑是回炉学好中学语文,而不是去购买那些教人如何成为写作高手的“知识”。
  发达的互联网让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我们在听取了一些中介性质的陈述之后,就以为打破了各门类知识间的壁垒。事实上,我们可能只是用望远镜看到各领域里的轮廓而已,要想知道这些领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就需要沉潜进去学,这也意味着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与汗水。
  可以说,焦虑于获取各门类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贪欲,这种表现,一不能在知识上真正疗饥,二也未免太不尊重前人所付出的努力。
  王安石题写张籍的诗集说:“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首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名作,大概是因为它说出了一个普遍事实:在很多领域,“成如容易却艰辛”是常态。
  一个人的征途可以是星辰大海,但此人须是一艘经得起风浪的巨轮方可,如果只是一叶扁舟,那么麻烦先去成长为巨轮。若是在成为巨轮之前,整天对着星辰大海流口水,这大概就是非分之想了吧。
  又或者,商机就潜藏在那些被鼓噪起的非分之想里?
其他文献
基于能力与主体关系逻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力属性,建立并运用合力测度模型及相应指标体系,测评分析了海南经济特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长势的现象性特征及其过程性根源,并
针对建筑艺术的非审美价值,从塑造奇特的外表、追求原始的材料、对常用尺度的夸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另类审美所塑造的建筑形象是一般的建筑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涡北选煤厂采用小浓缩机、大底流泵模式的浮选生产工艺,既提高了浮选处理能力,又保证了浮选处理效果,通过结合实际生产,对XJM-20浮选机刮泡结构进行了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1引言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中文意思是"同步数字体系",表示一整套可以进行同步数字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标准化数字传送结构等级,用于在物理传输网上传送经
1578年,礼部奉慈圣皇太后旨意,选得锦衣卫指挥使王伟的长女王氏为万历皇后,并择得黄道吉日,由张居正等人主持,于二月十九日完成了皇帝的大婚典礼。    对于16岁的万历皇帝来说,这次大婚并不是一件撼动人心的大事。他和这位13岁少女结婚,完全是依从母后慈圣的愿望。按照祖制,皇后一经册立,皇帝再册立其他妃嫔即为合理合法,她们都可以为皇帝生儿育女。  万历九年(1581年),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