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源泉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agua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错,爱是教育的源泉,因为有了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品质。
  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行,人们越发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劣根性,更加期盼理想的师生关系,期望和谐、民主、平等;期望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感动到心的深处。“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我喜欢他(她)教的这门课。”这就是孩子的心聲!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以爱育爱。尊重学生的情感,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对话,用一颗童心和学生交流、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与教师平等的、独立的人,让体罚、变相体罚不再发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效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就是爱的力量!
  二、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宽容
  一个好老师应该用平常心、平和心、平等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出现被“遗忘的人”。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给予鼓励的眼神,即使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会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理缓和下来,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反之怒目而视,板起脸大吼一声:“快点真笨!”结果是学生刚想起来的知识也被吓忘了。每天都面对不同的学生,遇到不如愿、不顺心的事是很平常的。但是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正面解决问题。宽容是一门育人的艺术,爱也是一门育人的学问。给学生一点“不听话”的权利。
  在美国的一些学校里,很多时候他们都鼓励学生和老师“抬杠”,鼓励学生多想几招来“对付”老师。可是在中国的老传统看来,老师总是希望学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如果学生从小就十分顺从,不同想法都被扼杀,时间长了就不敢挑战了。没有了挑战精神,也就没有了创新精神。一个农村小学的门前有一条小河,教师天天背着学生过河,年年评上劳动模范。后来换了一位年轻的教师,他逆向思维,不是背着学生过河,而是组织村里人在河上架了一座小桥,结果未被评上劳动模范,因为按传统的思维“背”才勤劳,像这样压抑创造性的例子太多了。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传统思维方式里,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要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他们训练成“小老头”。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三四街小学
其他文献
中国琉璃制品烧造史源远流长,不过中国古代人常常将琉璃、玻璃和器混为一家。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学对琉璃制品的起源,形成两大学派。琉璃起源于欧洲说,梁思成根《魏书·西域志
引导学生应用探索式学习方式学习数学,主要是指引导学生在数学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性活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态度和习惯。最早提出在教学中应用探索式学习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索的过程或方法。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探
【案例描述】  小全,10岁,四年级学生。他性情不定,有时活泼开朗,有时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中上,和同学关系一般。他有个嗜好,就是在课间或放学后到学校植物园、花坛、草丛里捉各种各样的虫子,如小青虫、飞蛾、蝴蝶之类的,然后极尽折磨之能事——揉、捏、搓,甚至碎尸万段,用火烧之。整个过程,津津有味,全情投入,表现出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小全是独生子,父母、爷爷、奶奶对他百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专门请了
一、教学设想:    1、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的安排体例,是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勾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6篇作品。  2、综合学习的步骤: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回顾初中、高一、高二学过的作品,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应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敢于发表独创见解  语文教学要想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开拓创造的新型人才,就必须把教学重点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