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40年的启示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本刊摘编了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农村改革的突破:党心民心高度融合
  问:40年前的1978年,为什么小岗村的18颗红手印点燃的中国农村改革乃至中国改革的星星之火能够迅速燎原?
  答:在1978年这个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转折关头,寻求经济体制上的突破、寻求具体的改革突破口,成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小岗村的这个案例表明,在当时的中国,引发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条件正在成熟。党中央在思考如何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农民在思考怎样改变集体经济组织中人人“吃大锅饭”的经营体制,使自己被抑制的生产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至少使自己能够吃得饱饭。
  这一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农民的肩头。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农业既是计划经济体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制约人民生活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为此,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有了被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当时的政策是,在采取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加快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农民按规定的价格向国家交售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以满足国计民生的最基本需求。而农民在欢迎国家出台扶持农业新政策的同时,希望国家也允许农民在农业的具体经营形式上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这就是小岗村农民在选择“大包干”时所承诺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分配办法。
  这三句话,可以理解为农民向国家提出的发展要求:以保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为前提,换取一个将农业的集体统一经营改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体制。坦率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办法。
  于是,党中央和广大农民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我国农村基础性制度,以及保证完成国家对重要農产品收购计划的前提下,允许寻找能够更加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更加符合农业生产自身规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情况的农业经营形式。
  正因此,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由小岗村点燃的改革星火才能迅速燎原、漫卷全国农村,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被就此打开。
  问: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就在全国农村基本替代了原先那种集体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农业经营体制。到底是什么力量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呢?
  答:说到底就是两条:一是党心和民心的高度融合。党和人民都已经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调动亿万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让社会财富充分涌流,让广大群众共同富裕,才能实现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这个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初衷。
  二是在促进增产增收上,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以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不断扩展空间。农民为了追求自己更加美好的生活,甘愿承担风险也下决心要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历史经验教训的同时,也在努力从农民的创造中吸取着观念转变和实践创新的改革养分,使农村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而从1979年到1982年的四年中,全国粮食总产量从6095亿斤增长到了7090亿斤,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了270元,这样的增产增收效果,使得家庭承包经营的新体制尽管面对各种争议,但仍足以站稳脚跟并赢得越来越多人的信服。
  因此,也可以说,农村改革首先是从改变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业经营体制取得突破的。这一突破,实际上打破了农村集体土地只能由集体实行统一经营的僵化认识和体制,使人们认识到,在不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可以找到多种多样更加有效的具体经营形式。应当说,农村改革的这一重大突破,对于党和政府形成推进整个经济领域体制改革的最初思路,发挥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农村改革的成就:生产力和思想观念两大解放
  问:怎样判断和认识农村改革40年的成就?
  答:4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在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二是在改变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成就。
  特别是随着“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经营形式在广大农村的普及,改革深化所衍生出的后续变化,对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计划经济下的体制、机制所形成的冲击,更是远超想象:
  第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实际上就是产权理论在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的应用,这是农民对我国经济领域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的杰出贡献。此后,“承包经营”的方式从农村进入了城镇,有力打破了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初期面对的僵局,推动了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二,农户在承包的集体土地上,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逐步积累起了属于个人的资产,并形成了改革初期最早出现的个体工商户和私人企业。这在已经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20多年后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也正是由此才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固然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计划收购任务后,让剩余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的政策,在当时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肯定的是,在改革初期,大胆引入市场机制的开拓者是农民。
  第四,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承担起了农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职能。农户承包的耕地属于集体所有,但作用其上的其他生产要素,如农具、种子、肥料乃至劳动力等,都属于农户自己所有。因此,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的农业,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经营,这显然也是农民在改革中的首创。
  农村改革的四条重大启示
  问:现在回顾40年历程,农村改革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重大启示?
  答:农村改革值得记取的启示很多,其中有四条尤为重要。
  一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证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才能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实现农村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是明确了党和政府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够出台一系列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政策,就是因为党中央通过认真梳理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了必须正确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确定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发挥我国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此后,党中央就一直把“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作为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以此作为制定党的农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调动。
  三是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在以往的农业农村工作中,之所以会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不尊重客观规律,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不无关系。
  而在改革中,允许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允许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农业资源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允许农村发展包括工业在内的多种经营,允许农村劳动力自主流动、进城务工经商等等,应当说都是党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果,而这也是党领导人民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源泉和实践基础。
  四是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我国农村的基础性制度。围绕农村改革这样一场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刻变革,虽然产生过争论,但并没有引发社会的不安和动荡,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党领导农民群众始终坚持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我国农村的基础性制度。坚持了这一条,就坚持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就能够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始终保持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
其他文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在北京等地积极推进电子书包实验研究,初衷是什么呢?  李玉顺:我推进智能终端教育应用源自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科研的驱动,另一方面是当下教育信息化实践进程的需要。我们在关于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强调“电子书包”的概念,源自于我们对技术环境发展的理解,这是因为未来教育教学、学习等业务功能将会分布在多种终端技术环境中,特别是富媒体技术发展将文字、声音、视频、
“人间四月芳菲尽”——进入四月,春天的意味更浓了。阳光更加明媚和煦,气温更加温暖湿润,万物苏醒,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盎然之景。经过漫长而沉闷的冬季,大家终于可以在这个季节带上家人和朋友踏青、郊游,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然而,这么美好的季节也有让人无限烦恼的事情。不少朋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之后出现了很多不适。有的,眼睛红了,发干发涩;有的,鼻子难受,喷嚏鼻涕;有的,脸上开始起一片片的红疹,奇痒难忍,挠不
人物档案  张秀霞:女,44岁,大专学历,天津市宝坻区新开口镇后六口村人,天津市宝坻区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社员300余户,年出栏肉鸡400万只,每户年收入10万元左右,安排就业人员1368人。从2008年开始,她在大新设施农业园内承包了70余个蔬菜大棚,蔬菜产品注册了“御泽”牌商标,其中17个蔬菜品种获得了无公害认证。曾获“第五届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三八红旗手
通用技术在浙江省经历了会考和高考的洗礼,正期待着第二个春天的到来,通用技术一线教师对试题也面临着从无到有,从有到繁,从繁到乱的局面。目前在某些网站上流传着一些比较怪异的题目,这些题目不但使学生老师晕头转向,难以做答,甚至会导致课程畸形发展。本文就针对这一现状来谈谈通用技术试题库的建设。    求量而不求精,重复率高,转载抄袭严重    现在很多的网站实行注册制,通过注册后要上传一定的题目来换取一定
2008年10月,我有幸代表海南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在温州举办的“全国首届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获得了小学组一等奖。回想起比赛的前前后后和自己多年来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实践,让我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想法。  新课改开始之初,我们一度感到困惑和迷茫,在新的教育观念与现有的教育体制之下,各学科都为在这两者间找到合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而艰难地探索和实践。作为
成排的青花椒树在山丘、沟壑之间舒展枝丫,映照在清澈明净的池水之中,宛如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村长卷。看着如此美景,作为“执笔人”的富顺县麻状元家庭农场主伍从春难掩笑容:“鲜花椒现在又要开始结果了。”这里之前是一个贫困村,现在却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能发生如此巨变,高素质农民伍从春和他的青花椒功不可没。  1992年,初中毕业的伍从春看中了当时兔子养殖前景,决定在家乡开个养殖场,在养兔学校学习一年后,他在
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心情、劳累、沮丧或是闷闷不乐、心情压抑,你都要欣赏你的孩子?——这一个体身上所体现独特品质,你将会在内心中充满比你所知道的跟多的无条件的母爱。  漫漫年岁里,我都在编织着这样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庭梦,却不曾停下来想想其中可能要碰上的问题。我一门心思都沉浸在要小孩的想法里,未曾想到将来的某些时刻,甚至是一些日子里,我会因为孩子的养育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变得性情古怪,痛苦不堪。  我想做母
摘要:年龄差异、心理特点、知识储备等都会影响不同阶段学生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和接收。高中生是与成人最为接近的一个学习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于教学实践的认知和反馈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是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将“欣赏—分析—运用—评价”四步教学法与高中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特征充分融为一体,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厨房是家里最重要的功能区,因为它是美食的发源地。目前,城镇居民多选择到超市购物,买回大包装生活用品、副食品等,再在家分装到相应的容器中,以便随需随用,尤其是厨房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如此。这样做,老百姓不仅可享受到类似批发的优惠,同时又省去了频繁购物的麻烦。如此做法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呢。比如从超市买回的大桶食用油,大多会被分装到塑料制成的小油壶或者饮料瓶里以便方便取
近期关注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等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全产业链开发,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新农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示范带动省、市、县梯次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