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因为习惯常常会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智力凝结在一起,内化了的个人习惯就会形成人的素质。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关键词]培养 好习惯 受益终生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4-0091-02
  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习惯是一个极普遍的心理现象,习惯是达到了自动化的动作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并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基本保证,也是良好的高层次学习习惯的基础。基本学习习惯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仔细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观察恰恰是思维的触角,学生是通过观察来获取素材的,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思维;没有正确精细的观察,就不可能展开正确的思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视觉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他获取的信息就丰富多彩。相反,不会观察的人,即使再有价值的信息,在他眼里也是熟视无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存在着马虎、不仔细的毛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弱点,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通过折叠小图片观察分数3/4、9/12、12/16的变化规律,先引导学生从“3/4”起,顺向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再从“12/16”起,逆向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在顺向观察中学生们会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在逆向观察中学生们会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通过观察,加深了学生们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这样,学生们在观察时有顺序,思考有方向,表述有内容,培养了学生有序的观察方法和习惯。
  二、认真做事的习惯
  孩子们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将受益终生。许多家长聊起自家孩子常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马虎,不是抄错数,就是计算粗心。每次考试成绩上不去,都是丢了不该丢的冤枉分。”这是粗心大意的毛病,如不及时得到纠正,将会伴随孩子们一生。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去不断克服、抑制粗心马虎的坏习惯,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写字潦草、“龙飞凤舞”是孩子们的通病。要克服这个毛病,教师首先要带好头,起到示范作用,在板书时力求做到字迹工整、美观,使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对学生的书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正确、美观、整洁。最后要做出适度评价。在批改作业中除了对正误的评价,还要注重对书写的评价。在评价时教师最好用表扬性、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的字真帅!”“漂亮的书写体,令人羡慕!”“把写好字的绝招介绍给同学们,好吗?”“你的字如果能像你长得这么帅就好了,努力吧!”等等。
  2.认真审题和计算的习惯
  计算出错多是由于学生们审题不仔细、抄错数或不认真检查。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和检查的良好习惯。一是让学生学会审题。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要忙于解题,一定要把数量关系搞清楚,要学会认真审题、分析题意,只有把题审明白了,题意弄清了,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在计算试题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审题要求:一审运算顺序;二审数字特点;三审有无简算因素。如在计算“500-500÷50×8+2“时,如果学生不认真审题,粗心大意,就很容易出现下面的错误:
  500-500÷ 50 × 8+2 或 500-500÷50 × 8+2
  =0÷50×8+2           =0÷50×10
  =0+2  =0
  =2
  尤其是在进行分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计算步骤多,数字也比较复杂,稍不细心就容易出错。在计算中某一步出现了错误,用错误的数再计算下去,必然导致最后的结果是错的。因此,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计算法则计算:“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算括号里面的”。
  3.培养善于整理总结的好习惯
  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逻辑性,它的发展总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会学数学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整理、归纳概括的人。因此归纳整理对数学学习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孩子们善于整理和总结的习惯,引导孩子们以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建构,把孤立静止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活跃起来。经过整理,丰富庞杂的数学知识如同用一条彩带编织着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在编织的同时,又甩出无数条彩带,无论提起哪一条又都能继续编织。就像有的专家所言:数学知识是一副立体的、有主有从的、活动的、延伸的、丰富多彩的美丽图画,它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们去追求它、研究它。
  4.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的孩子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遇到问题喜欢问老师或家长,考试遇到稍难的题目就解答不出来。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能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自觉看书的好习惯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圆周长计算”时,布置学生收集查找有关圆周率的来历,解开“圆周率之谜”,要求学生把查找的相关资料记载下来。课堂上有位学生这样汇报:早在约1500年前,我国有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叫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定型性的行为,就会变成人的一种自觉需要。他不需要别人的提醒,不需要别人的督促,也不需要自己意志力的支持,已经变成了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行为。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给孩子们一个终生享用的良好学习习惯,让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让孩子们在整个一生中都尽情地享受它的利息!
  [ 参 考 文 献 ]
  [1] 曹洪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八要”.[J]新课程研究,2007(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赵忠心.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55个故事[J].学科教育,2007.
  [4] 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冠心病患者57例和同期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
采用施工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兰渝铁路天池坪隧道施工阶段变形进行研究。分析了炭质板岩隧道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时,拱部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数据验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从国外企业的发展经历可以看出,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信息化,其本质就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试从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出发,列述了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
在我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特别对于特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是应予积极考虑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趋势。过去一些国家和人士对有轨电车
[摘 要]案例教学法起源西方,为世界各国法学教育所广泛采用,它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法》是法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构建法科体系的重要支撑。在《经济法》课程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是法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案例教学 经济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