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本科双语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着市场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外资和外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相对于风景园林行业结构也逐渐变化。同时,学科交叉的频繁出现和多学科应用的融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和其他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旅游策划等有了更多的交叉和融合,大型的跨国公司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国内企业共同分享行业市场的同时,也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景园林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文从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出发,对双语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风景园林;双语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更多的与国际接轨,使得从事风景园林专人士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国际先进理念。为加强国际间景观行业的交流学习,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顺应景观设计行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提升专业外语素养。2001年教育部发布《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三条明确指出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推行网络英语学习,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同时提高双语教学英语的课程数量和质量,鼓励高校在本科教学阶段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可见,《风景园林》双语教学模式在本科阶段的开展,对培养应用型国际人才和推动本科教育以及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风景园林专业开设双语课程,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本科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全面的进行专业沟通和专业能力提升,同时也有益于风景园林行业辅助制图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双语教学无疑是对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技术型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教育的完善,同时也是促进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建设。另一方面,风景园林本科双语教学的开展,为今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风景园林本科双语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学术研究有深刻的延展意义,为今后的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专业课程打下线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风景园林》本科双语教学的意义与现状;本科双语教学的模块探究与分析。
  一、《风景园林》双语教学的意义与现状意义:
  风景园林本科双语教学的开展与实践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本科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传统应试型英语的框架中跳出,对专业英语及其应用有更深刻的了解,满足市场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今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风景园林本科双语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继续学习与学术研究有深刻的延展意义,为今后的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专业课学习与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
  《风景园林》双语教学的现状
  教学对象现状: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下,英语分数高并不意味着就能够顺利地进行英语交流与应用。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流,因此是否能将英语学以致用才是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就这点而言,学生受传统应试英语学习模式的影响,英语能力大多局限于听和读,在说与写的方面及其薄弱,英语综合应用水平亟待提高。例如,在进行互动式双语教学时,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更是因为英语基础较差,而选择逃避小组交流,缺乏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专业课的进展与学习。
  师资力量现状: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资,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均达到较高水平时,双语教学的效果才会明显。双语教师要有过硬的外语水平的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这是对教师能力的双重考核,应该首先选择有过出国经历、英语口语流利的并有扎实专业基础的教师担任双语教学任务,才能充分运用纯熟的英语表达、汉语解释以及对专业前沿的掌握,很好地完成双语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然而在现实中,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缺乏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双语教师,大多数双语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专业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授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双语教师资源不足,师资能力单一,课堂模式陈旧制约着风景园林专业双语教学发展。
  教材设置现状:
  正确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是进行高质量双语教学的重要保证。原版教材具有有助于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教育思想等优点。但是,由于国内风景园林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异。选购原版英文教材并不能完全适应国内的教学模式,于此同时,国内的风景园林双语教学教材较少,内容也大致相同,更是缺乏阶梯式设置,这更加制约了风景园林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推广发展。
  课堂现状:
  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公修课程,依然沿用传统的应试英语教学模式,和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学相互脱节,对各个专业的英语应用方向并没有做进一步深化。毫无疑问,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将是对这一点的完善。然而风景园林本科阶段专业课程涉及比较广,专业性较强,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教学,过于强调专业英语的词汇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忽略了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僵化的教学模式更加让学生感到无趣。加之部分学生缺少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了解,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积极和主动性,这也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从而不能用英语进行专业表达与应用、不能用英语写出专业论文来的普遍现象。
  二、《风景园林》双语教学的模块探究
  基础模块
  对于任何语言的教学,基础模块的搭建都是必不可少的,双语教学也是如此。双语教学的基础模块可分为两个主要方向:一是专业词汇模块,二是专业应用渗透穿插模块。专业词汇模块顾名思义是专业词汇的积累,这里的词汇积累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应与专业应用渗透穿插模块相互结合起来,在平时的专业学习当中自觉融合,即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一些专业学术英语的表达,如ConceptDesign(概念设计)、DetailDesign(扩初设计)等等。
  专业应用模块
  《风景园林》双语教学的应用模块从听、说、读、写四个模块展开。听,主要针对于听懂专业的英语讲座和如何有效的进行英语笔记的书写。说,更倾向与专业的演讲和方案讲解,以及小组设计方案讨论时的表达模式。例如,专业演讲时英语语言的逻辑应用顺序或者讨论方案时如何进行语言的介入。读,主要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学术论文,如何对论文的结构进行把控,如何精读某些论文章节。写,与读是相辅相成的。更注重于写作逻辑思维的表达和论文结构的梳理,同时如何把文献里的语言进行转化与引用,如何丰富文章表达方式等等,都是专业应用模块里需要教授的。
  三、结语
  《风景园林》双语教学是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方向。然而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师资水平,教学方式和教材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模块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提高风景园林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展川,侯则红.《园林规划设计》双语教学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17-18318
  [2]丽芳,赵一鹏,张毅川,周岩,蔡祖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724-6725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