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曾经渐行渐远(诗歌)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夜
  看不见的不是天空 而是思念
  思念
  不是一种痛 只是爱情无奈地断了线
  断线
  那线的两头 是否还能相见
  当曾经 渐行渐远
  泪水再不会打湿我的双肩
  双肩
  是否曾经给你温暖
  是否熔化你的心 温暖过你的脸
  当曾经 渐行渐远
  抹不去的 是悲痛 还是欢颜
  欢颜
  是真诚的爱恋 还是无奈的欺骗
  欺骗
  也是心甘情愿
  仰天长叹时 不为背叛 而是留恋
  当曾经 渐行渐远
  不敢期盼 奇迹会出现
  讓期盼永远沦陷
  让灵魂 在风中祭奠
其他文献
“他说不要紧,说他不是单单想同我睡觉,而是想同我结婚,同我共同承担我身上的一切。而且他确实是这样想的,不真这样想他是不會说出口的,而一旦说出口就 信守诺言,他就是这样的人。于是我说好吧,那就结婚吧。实际上也只能这样说。结婚怕是在那四个月以后。他因此和他父母吵翻了,断绝了关系。他家是四国乡下 有些来历的家族,父母对我进行了彻底调查,知道我住过两次院,就反对这门婚事,吵了起来。反对也是情有可原的。这样
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例子,通过分析例子,让学生掌握汉语言的词法、句法、段法、篇法;要每一篇课文进行一个或数个语言知识能力点的训练,通过一个或几个学段,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语言知识能力序列。只有这样,语文才会摆脱“谁都可以教”的尴尬处境,语文教师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该教什么,语文课才能摆脱“少慢差费”的现状,真正成为一门带有科学意义的课程。笔者以记叙文写作为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用课文这个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10月10日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当天下午,2018年和2019年两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波兰作家奥尔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分别荣获该奖项。  奥尔嘉·朵卡萩是一名出生于1962年的波兰作家、诗人和编劇,其作品曾获得过波兰的“尼刻”奖(Nike Award)、英国的布克国际奖等多个奖项。  彼得·汉德克则是
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艺术典型以“立人”,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動中,他多次强调“我说我写作如同在生活,又说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说谎。”同时巴金还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
生命如同甜甜圈。刚出炉时味道新鲜可口,但过一段时间后,便生硬难吃;其中间的圈洞意味着生命神秘的一面,但若欠缺这神秘的圈洞,甜甜圈就不成为甜甜圈了。  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首先,你必须剥开柚皮,然后试咬几口,以便适应柚子的风味;当你开始享受柚子时,柚子汁却可能喷得你睁不开眼睛。  生命如同香蕉一般。开始时是生涩的,然后随着时间而变黄变软。有些人希望自己只是香蕉,另一些人则希望自己成为上等的香蕉。你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详细介绍:  《江南三部曲》  格非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2-4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这边风景》  王蒙 /
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反复出错的现象,决定要帮助学生突破这个易错点。笔者翻开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2页,例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题目下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减法横式和竖式,竖式的计算结果的百位和十位均用“□”不完整地呈现出来。  笔者认为这和前面的教材编写没什么
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取名为陈懋平。  1946年,因为觉得“懋”字麻烦,三毛就把它去掉,改名陈平。  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入台北国民小学读书。  1954年,入台北省立女子中学学习。  1955年,三毛的数学成绩很差,初二,受墨汁涂面打击,以及为看小说开始逃学。后休学在家。  1956年,一度復学,后正式退学。开始练习写作、音乐、绘画,割腕自杀获救。 
毕飞宇,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长篇小说代表作《青衣》、《平原》,获奖作品《推拿》。罗雪村  推拿的写作  作品和作家的组合关系也很有趣,如果是1995年——我写《哺乳期的女人》的那一年——31岁的作者该如何去写《推拿》呢?我想可能是这样的:他一定会把《推拿》写成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是次要的,人物的感情也是次要的,他要逞才,他要使性子,他要展示他语言的魅力,他要思辨。亨廷顿说了,这是一
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梁晓声说,晓声我和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梁晓声说自己先是一愣,习近平接着说,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越强,梁晓声回答说我觉得您是有两个故乡的人,书籍是您的第二故乡,习近平之后说希望艺术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时间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发表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一系列以知青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