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实现中学语文课堂高效学习的目的,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就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009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也相应的发生部分变化,除了提高强化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产生人文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地成长。以下就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1.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不仅言辞优美而丰富,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深刻的含义。因此,教师在针对教学内容,剖析文章含义时,除了带领学生领会语言的优美,还应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精神,让学生产生心灵的感触,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背影》这一文章中,作者讲述与父亲在火车站离别时的情景,感叹父亲离开时的背影,深刻地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情感。所以,在该篇文章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停留在表面教学,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主动讨论内心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让学生回忆成长经历,讲述生活中与父亲之间的互动,或者父亲做过什么让自己感动的事情。通过讲述生活中与父亲之间的事情,并将之与《背影》这一文章感情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激发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激之情,从而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示。
  2.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学阶段年纪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巧妙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进行自主探索的能力,以此真正领悟人文精神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在山的那边》这一文章时,教师在课堂上不应直接陈述该篇文章的知识,或者直接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而应根据作者的情感路线,指导学生深入探索在山的那边究竟存在什么。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内容深刻思考文末“而在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句话的含义。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与意义,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作者发出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对文章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教会学生积极面对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创造课堂情境讨论,感受人文魅力
  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思想活跃、观察力敏锐、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喜欢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陈述内心的看法。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并且善于利用这一特性,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脑力思维,并对课文内容认识更加全面,以及深刻感受课文的含义。
  例如,在《伤仲永》这一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随后教师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作出适当的奖励。最后让小组代表针对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进行讨论,在讲述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通过课堂讨论方仲永的学习变化,让学生清楚了解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学会温故而知新,才能实现巩固知识,不断增加知识的目标。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体会到要想拥有聪慧过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完成,进而促使学生在内心增强学习的信心,积极探索学习的方法。
  4.利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学生的想象能力,从内心触动情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描述景色的文章,大多数时候学生无法透过文字去感受景物的美好。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脑力思维,透过各种感官去感受文章的画面。必要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景色画面,促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例如,在《紫藤萝瀑布》这一文章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它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色。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其画面,与学生想象的画面形成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促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另外,播放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让学生们关注当前的污染问题,使学生们从心底发出保护大自然的心声,并引导学生将其落实到生活当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通过有效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自我探索人文精神,这不仅可以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中英语书面表达占高考试卷总分的六分之一,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教师重写不重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个薄弱点。  [关键词]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38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和安排教学上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听说读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有了大幅度
针对靖边油田墩洼油区延9低渗透油藏,层内非均质性强,部分注水井吸水不均,水驱规律复杂,注水调控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其注采对应关系,油水井生产能力,注水情况、采油速度、油藏压
弱凝胶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在使用过程中易在井壁形成致密泥饼或在正压差作用下进入地层,吸附在储层孔隙骨架颗粒上,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油气渗流通道受阻、油气井产能下降。室
东海地区地层复杂,煤层发育,井壁易失稳,且储层保护难度大。低自由水钻井液通过引入自由水络合剂和防水锁剂,降低钻井液中自由水含量,更好的实现井壁稳定和储层保护。改进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PPT的使用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基本普及。现在很多课堂存在过度使用、滥用PPT的情况,甚至很多教师离开了PPT就不能上课。恰当使用PPT这一教学辅助手段,戒张数过
[摘 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出现频率较高。教师应教给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与技巧,让学生在高考中轻松解答相关题目。  [关键词]等高线地形图 计算方法 高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12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出现频率较高。学生对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存在畏难情绪,尤其是等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传统实验教学中,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环节,大都是从正面引导学生猜想的——即如何保持杠杆平衡,这样做教师不易把握、调控猜想环节。文
胶乳实际上是一种乳化的聚合物体系,是直径为50 nm~200 nm的聚合物球形颗粒分散在黏稠的胶体体系中,再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以防止聚合物颗粒聚结而形成的。胶乳水泥因具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