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保生态廊道建设应成为协同发展的基础

来源 :城市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zi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社会主义双城记到京津冀发展,呈现出一个逐渐演进和深化的轨迹。京津冀国土规划搞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的廊坊共识还犹言在耳,为什么没有实际搞成?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都市圈自身的发展规律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要考虑到国际上有些都市圈不都是成功的,现在我们引用国外都市圈发展大多数是他们成功的一面,他们不成功的或者说教训的一面却很少关注。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在整个首都圈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治作为优先考虑的任务之一。这一点不应当有任何犹豫。目前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的首都功能分解和产业转移上,但是理论界实际上也有担忧,能否成功避免用计划代替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担忧之一;能否避免“三高”企业不经整改就转移到河北(包括天津)是担忧之二。
  对京津冀下一步协同发展希望:一是三地要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二是功能要清晰,各有分工;三是整个区域下一步的协同发展,不能把着眼点和落脚点仅仅集中在自己区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上;四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一定要考虑到今后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如果京津冀发展思路只限于在21.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眼界就低了,中央对这三地寄予的希望,不可能是仅限于京津冀本身。
  一、京津保绿色产业带和生态廊道建设需纳入顶层设计
  在首都圈规划特别是有关城市群网络的考虑当中,一定要预留绿色产业带和生态廊道建设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地区国土利用不合理已经导致水土流失与河流淤积严重;生态布控不严格,也导致土地沙化与沙尘暴问题突出;城市化提速导致水资源短缺和地表水污染,以上问题不是京津冀任何一方可以独立解决的。应以全局的视角重新规划国土利用结构,有计划地在部分地区实现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重点在环首都周边地区建立绿地和湿地生态屏障,恢复湿地,优化结构,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这些构想事关整个地区发展的大局和远景,对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具有较大的制约和影响,需要在顶层设计时给予充分考虑。
  二、生态廊道构建需要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给予支撑
  从2010年底我国提出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可以看出,除了北京和天津地区被列为优化发展区域外,在河北省的环首都地区中,承德、张家口地区作为生态涵养区加以控制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对北京南部即河北的涿州、固安、三河、香河、大厂等,究竟如何定位和控制土地开发,并未形成一致意见。而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本身设想是在河北省的南部,也即石家庄和邯郸地区发展工业,在保定以北地区特别是环首都地区应当建立绿色廊道。可见,把京津保生态廊道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加以考虑,并非新要求和新举措,习总书记只是把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内容再次提出而已,因此,在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和规划中,必须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使二者反映的导向和具体指标保持一致,追求的发展效果也相符不悖。
  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就是消灭农村和农业。根据日本东京2009年进行的市民调查,56%的受访对象表示愿意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58%的人表示愿意租借市民农园去种水果和蔬菜;40%的人希望参加农民举办的体验农园、水稻种植、蔬菜种植和灌溉渠网的维护等活动。市民还表示,欢迎“农田承包制”、“荣誉农民”制度,至今在东京核心区还特意保留有662公顷的农田,专门种植蔬菜水果,出售给市民。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绿色”将是城市化后的一种稀缺资源,或者是基本生态条件。
  为了实现京津保生态廊道建设,解决的主要问题有:规划领先、耕地指标调整、水资源调整、GDP指标调整、人口就业出路、生态补偿机制、区域财政税收政策调整等。这些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来加以实际落实。
  (责任编辑:黄荔)
其他文献
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后发生的大学生集体行为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大学生集体行为的发生原因,指出了大学生集体行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钉联合螺钉、克氏针、钢丝及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骨性愈合43例,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一支适应新世纪高校管理工作特点的一流人事管理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全面分析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特征和诊断方法,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80例肺结核患者(对
根据中医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的特点及发病机制,寻找减轻和预防其发生的护理对策。对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得出颈椎病患者的及时治疗和正确恰当的护理,减轻了患者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深化创新实践、提高创新效能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这是我们必须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