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该工程的室内大尺寸瓷砖粘贴质量控制的施工实践,从使用样板引路的方法、到粘贴材料合理的选用及采取散热措施、施工要点等方面的介绍,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为同类工程总结了经验。
关键词:样板引路室内大尺寸瓷砖粘贴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花公路西门口地段,主要为商业、住宅用途,包括地下2层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11、13层各1栋,2栋地上24层,分为A、B、C、D四栋,其建筑总面积约为33000㎡。本工程标准层室内墙体瓷砖的总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厨房和卫生间墙面,粘贴瓷片尺寸为300mm×600mm超洁亮抛光砖,属于大尺寸的块料镶贴施工。设计图纸做法要求为,采用5mm厚水泥膏横向对缝粘贴。
本工程共有300多套房间,每个房间均有厨房、卫生间。厨房、卫生间的单面墙体最大面积为2.5m×3m,墙体粘贴均采用以下构造:1、180厚M10加气混凝土砌块,2、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3、2mm厚水泥基防水层,防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4、20mm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5、铺贴饰面砖为300×600mm的超洁亮抛光砖。
该工程需镶贴瓷片面积总量较大,瓷砖尺寸大,且墙体基底进行了防水涂料处理,施工完后易出现饰面不平整、缝格不顺直、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其中以空鼓现象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如果瓷片的空鼓现象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或降低,必然将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与验收及日后的使用情况。
为了确保瓷片粘贴质量,同时避免返工返修的情况出现,该项目实行“样板引路”,具体做法是在300多个房间中选取5个较有代表性房间的厨房、卫生间作为试铺贴瓷片的试点,试铺贴面积约为75平方米,总结经验后再大面积铺开施工。
2饰面砖粘贴后缺陷情况的发现
该商住宅小区的厨房、卫生间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施工,防水材料为2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经防水施工验收合格后在2012年6月中旬对5个房间进行瓷片砖的粘贴,饰面砖在粘贴后一个月左右发现有空鼓和脱落现象出现,空鼓率约为40%左右,不能满足工程质量验收要求。如图所示:
3饰面砖粘结水泥浆产生空鼓原因分析
当发现厨房、卫生间的瓷片有空鼓、脱落现象出现后,邀请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广东省建筑防水材料协会、广东省建委专家委员会、广州鲁班公司等专家进行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论证。为进一步彻底查明原因,对空鼓部位进行抽芯取样,经取样后观察,空鼓部位防水层完好,空鼓现象主要是由饰面砖与水泥砂浆粘结不牢固造成。
经专家组讨论,认为本工程用纯水泥胶浆来粘结饰面砖,由于水泥胶浆料收缩在0.26%~0.32%之间,水泥砂浆在0.12%之间,砌块在0.05~0.08%之间。由于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及施工时间先后不同,各种材料收缩不一样,就会造成瓷砖开裂或空鼓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选择粘结材料不恰当造成的。
此外,在检查中发现水泥黏贴层仍有余热。水泥凝固过程中,水化热挥发缓慢,也是造成空鼓的原因。
4针对空鼓采取的主要施工措施
4.1选用水泥砂+瓷砖粘合剂作黏贴材料
为改善材料粘结性能,采用了瓷砖粘合剂(瓷贴牌),从铺贴的水泥砂浆配比入手,通过进行粘结材料试验,找出合适的瓷片粘结材料配比。采用1)纯粘合剂,2)水泥砂+胶(2:1),3)水泥膏+胶(2:1),4)水泥沙+胶并瓷砖背后拉槽做排气槽(2:1)等不同配合比,经抗拔试验所知第四种施工工艺的粘结力为1.7KN,粘结效果比其他配合比要好,最后确认使用这种施工工艺。这时水泥砂浆料具有良好的抗流挂性及流平性。(抗流挂性是指砂浆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在垂直在上往往产生流淌,使砂浆厚度不均匀,影响了饰面砖的粘贴质量。流平性是指砂浆抹装时,能自动流展成平滑抹膜的能力)。
4.2改善了水泥粘贴层的散热通风
针对原瓷砖水泥粘贴传统工艺中的散热通风较差问题,专门设计出一种简易插杆工具配合施工,有效改善了水泥粘贴层的散热通风问题。
使用方法:在瓷片粘贴前,先用金属插杆插入紧贴涂好水泥浆的瓷砖背面,插杆的厚度为粘贴瓷片所要求的水泥涂料的厚度。将瓷砖就位贴紧后,再将该金属插杆抽出,插杆所形成的导槽将成为水泥浆的散热排气槽,以加快水泥浆的降温和终凝。
5饰面砖粘贴的工艺流程
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5.1基底清理
基层的平整度经检查符合规范要求,良好的平整度对整体铺贴用料以及自流平层有较好效果。并清除基底表面尘土和其它粘附物并对基底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对墙身进行淋水处理。
5.2瓷砖背面处理
对瓷砖背面进行划痕、拉槽处理,增加瓷砖与水泥的粘贴度,使其更有吸附力。
5.3瓷砖背部砌抹砂浆
在瓷砖背部涂抹砂浆,用水泥、沙、瓷砖胶按比例勾兑后,均匀涂抹在瓷砖背面,背面使用镘刀法进行处理。
镘刀法是指用齿形抹刀预先将粘接剂批刮到待黏砖的基材表面上,然后用齿形抹刀进行梳理,使其形成有凸起条纹且厚度均匀的砂浆层,然后将瓷砖按压在它的上面并略加扭转,黏贴厚度约:2-4mm。5.4瓷砖与墙壁黏贴
将瓷砖贴至墙上并大至找平。在粘贴瓷砖时,用插竿、小木方(由于上层无法运用插竿、可用小木棍代替)打底做预留透气散热缝。
拔出插杆后水泥浆透气槽
5.5用木槌敲平瓷砖
大至找平后用木槌轻敲做到四角平齐、双缝(上下、左右两边缝隙)垂直。
5.6铺贴完成后清理现场
待铺贴完成后,由专人对墙体、地面进行清洁清理等工作。
6施工工艺要求
砂浆在贴砖过程中,将瓷砖分为两次贴到顶,时间间隔≥24小时;砖缝统一使用2mm定位胶,封缝时间不少于7天。
7饰面砖粘贴的施工要点
7.1黏贴时砂浆不能晾置太久,砂浆晾置时间太久会引起水与水泥的离析,离析就不能再使用。在晾置时间内黏贴,时略加以挪动按压已粘贴的瓷片,对保障黏贴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7.2墙上已粘贴好的瓷片尽量不要再调整,最好一次粘好,如果过了调整时间后又去调整,则粘结力下降,影响粘贴的质量。
粘结好的瓷片在调整时间过后如需调整要清除墙壁及瓷砖底层的砂浆后重新抹浆。
7.3黏贴时大型饰面砖时,在瓷片底基层抹砂浆时用量不充分,会导致在前后调整时拉出砂浆过多,使砂浆脱层。
在大型饰面砖粘贴时需进行预铺,尽可能使砂浆用量准确,多使用捶压的方工调整前后距离。砂浆厚度应小于2mm,拉出时调整距离约是砂浆厚度的25%。
7.4调节砂浆粘稠度时,加水比例不能过多,必须严格按照水泥、砂、瓷砖粘合剂的比例来配制。
8小结
该工程在厨房、厕所的大面积、大尺寸瓷砖粘贴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了样板引路,通过对粘贴材料的合理選用以及采取散热措施,全面铺开粘贴瓷砖后没有发现空鼓或脱落的现象,并一次通过质量验收,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为同类工程总结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州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建部分)。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关键词:样板引路室内大尺寸瓷砖粘贴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花公路西门口地段,主要为商业、住宅用途,包括地下2层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11、13层各1栋,2栋地上24层,分为A、B、C、D四栋,其建筑总面积约为33000㎡。本工程标准层室内墙体瓷砖的总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厨房和卫生间墙面,粘贴瓷片尺寸为300mm×600mm超洁亮抛光砖,属于大尺寸的块料镶贴施工。设计图纸做法要求为,采用5mm厚水泥膏横向对缝粘贴。
本工程共有300多套房间,每个房间均有厨房、卫生间。厨房、卫生间的单面墙体最大面积为2.5m×3m,墙体粘贴均采用以下构造:1、180厚M10加气混凝土砌块,2、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3、2mm厚水泥基防水层,防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4、20mm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5、铺贴饰面砖为300×600mm的超洁亮抛光砖。
该工程需镶贴瓷片面积总量较大,瓷砖尺寸大,且墙体基底进行了防水涂料处理,施工完后易出现饰面不平整、缝格不顺直、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其中以空鼓现象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如果瓷片的空鼓现象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或降低,必然将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与验收及日后的使用情况。
为了确保瓷片粘贴质量,同时避免返工返修的情况出现,该项目实行“样板引路”,具体做法是在300多个房间中选取5个较有代表性房间的厨房、卫生间作为试铺贴瓷片的试点,试铺贴面积约为75平方米,总结经验后再大面积铺开施工。
2饰面砖粘贴后缺陷情况的发现
该商住宅小区的厨房、卫生间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施工,防水材料为2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经防水施工验收合格后在2012年6月中旬对5个房间进行瓷片砖的粘贴,饰面砖在粘贴后一个月左右发现有空鼓和脱落现象出现,空鼓率约为40%左右,不能满足工程质量验收要求。如图所示:
3饰面砖粘结水泥浆产生空鼓原因分析
当发现厨房、卫生间的瓷片有空鼓、脱落现象出现后,邀请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广东省建筑防水材料协会、广东省建委专家委员会、广州鲁班公司等专家进行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论证。为进一步彻底查明原因,对空鼓部位进行抽芯取样,经取样后观察,空鼓部位防水层完好,空鼓现象主要是由饰面砖与水泥砂浆粘结不牢固造成。
经专家组讨论,认为本工程用纯水泥胶浆来粘结饰面砖,由于水泥胶浆料收缩在0.26%~0.32%之间,水泥砂浆在0.12%之间,砌块在0.05~0.08%之间。由于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及施工时间先后不同,各种材料收缩不一样,就会造成瓷砖开裂或空鼓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选择粘结材料不恰当造成的。
此外,在检查中发现水泥黏贴层仍有余热。水泥凝固过程中,水化热挥发缓慢,也是造成空鼓的原因。
4针对空鼓采取的主要施工措施
4.1选用水泥砂+瓷砖粘合剂作黏贴材料
为改善材料粘结性能,采用了瓷砖粘合剂(瓷贴牌),从铺贴的水泥砂浆配比入手,通过进行粘结材料试验,找出合适的瓷片粘结材料配比。采用1)纯粘合剂,2)水泥砂+胶(2:1),3)水泥膏+胶(2:1),4)水泥沙+胶并瓷砖背后拉槽做排气槽(2:1)等不同配合比,经抗拔试验所知第四种施工工艺的粘结力为1.7KN,粘结效果比其他配合比要好,最后确认使用这种施工工艺。这时水泥砂浆料具有良好的抗流挂性及流平性。(抗流挂性是指砂浆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在垂直在上往往产生流淌,使砂浆厚度不均匀,影响了饰面砖的粘贴质量。流平性是指砂浆抹装时,能自动流展成平滑抹膜的能力)。
4.2改善了水泥粘贴层的散热通风
针对原瓷砖水泥粘贴传统工艺中的散热通风较差问题,专门设计出一种简易插杆工具配合施工,有效改善了水泥粘贴层的散热通风问题。
使用方法:在瓷片粘贴前,先用金属插杆插入紧贴涂好水泥浆的瓷砖背面,插杆的厚度为粘贴瓷片所要求的水泥涂料的厚度。将瓷砖就位贴紧后,再将该金属插杆抽出,插杆所形成的导槽将成为水泥浆的散热排气槽,以加快水泥浆的降温和终凝。
5饰面砖粘贴的工艺流程
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5.1基底清理
基层的平整度经检查符合规范要求,良好的平整度对整体铺贴用料以及自流平层有较好效果。并清除基底表面尘土和其它粘附物并对基底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对墙身进行淋水处理。
5.2瓷砖背面处理
对瓷砖背面进行划痕、拉槽处理,增加瓷砖与水泥的粘贴度,使其更有吸附力。
5.3瓷砖背部砌抹砂浆
在瓷砖背部涂抹砂浆,用水泥、沙、瓷砖胶按比例勾兑后,均匀涂抹在瓷砖背面,背面使用镘刀法进行处理。
镘刀法是指用齿形抹刀预先将粘接剂批刮到待黏砖的基材表面上,然后用齿形抹刀进行梳理,使其形成有凸起条纹且厚度均匀的砂浆层,然后将瓷砖按压在它的上面并略加扭转,黏贴厚度约:2-4mm。5.4瓷砖与墙壁黏贴
将瓷砖贴至墙上并大至找平。在粘贴瓷砖时,用插竿、小木方(由于上层无法运用插竿、可用小木棍代替)打底做预留透气散热缝。
拔出插杆后水泥浆透气槽
5.5用木槌敲平瓷砖
大至找平后用木槌轻敲做到四角平齐、双缝(上下、左右两边缝隙)垂直。
5.6铺贴完成后清理现场
待铺贴完成后,由专人对墙体、地面进行清洁清理等工作。
6施工工艺要求
砂浆在贴砖过程中,将瓷砖分为两次贴到顶,时间间隔≥24小时;砖缝统一使用2mm定位胶,封缝时间不少于7天。
7饰面砖粘贴的施工要点
7.1黏贴时砂浆不能晾置太久,砂浆晾置时间太久会引起水与水泥的离析,离析就不能再使用。在晾置时间内黏贴,时略加以挪动按压已粘贴的瓷片,对保障黏贴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7.2墙上已粘贴好的瓷片尽量不要再调整,最好一次粘好,如果过了调整时间后又去调整,则粘结力下降,影响粘贴的质量。
粘结好的瓷片在调整时间过后如需调整要清除墙壁及瓷砖底层的砂浆后重新抹浆。
7.3黏贴时大型饰面砖时,在瓷片底基层抹砂浆时用量不充分,会导致在前后调整时拉出砂浆过多,使砂浆脱层。
在大型饰面砖粘贴时需进行预铺,尽可能使砂浆用量准确,多使用捶压的方工调整前后距离。砂浆厚度应小于2mm,拉出时调整距离约是砂浆厚度的25%。
7.4调节砂浆粘稠度时,加水比例不能过多,必须严格按照水泥、砂、瓷砖粘合剂的比例来配制。
8小结
该工程在厨房、厕所的大面积、大尺寸瓷砖粘贴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了样板引路,通过对粘贴材料的合理選用以及采取散热措施,全面铺开粘贴瓷砖后没有发现空鼓或脱落的现象,并一次通过质量验收,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为同类工程总结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州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建部分)。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