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害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生率约为5%,是无房颤患者的2~7倍[1].目前房颤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治疗的总策略包括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抗凝治疗三方面,但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是治疗比例低、治疗不规范和脑卒中发生率高[2].本文就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