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绩效研究综述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以来,伴随着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实、扶贫脱贫路径的明确,扶贫工作因地施策、有序高效地推进,切实帮助各地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朝着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迈进.因此,搜集了63篇核心文献梳理分析,得知理论界对扶贫政策在实施后的绩效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角度多,包括精准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绩效;研究的区域广包括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某些区域或微观村落.以层次分析法作为主要绩效评价方法,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领域各区域的扶贫成效用量化模型来评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扶贫绩效的对策.结论是: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理论研究将围绕“后扶贫时代”如何持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深入,如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的持续增收效应,消费扶贫绩效研究,扶贫政策调整后绩效研究等.
其他文献
低碳经济因全球变暖、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碳过度排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而受到关注.低碳经济、绿色金融是迈向美丽中国的重要进路,但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规则立法,仍存在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分散、可操作性不强、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为保障和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应当构建并细化低碳经济法律规则体系,从执法意识、执法效率、执法监督等多个层面完善低碳经济执法制度,运用激励性规制和抑制性规则双向策略,把低碳要素融入企业行为规制整体框架中.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我国逐步生根发芽且不断壮大,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带来冲击与挑战,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空白,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知情权、个人信息安全及公平交易权等各项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消费者维权渠道不通畅,需要完善市场准入、平台责任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打造多元化协同监管治理体系,构建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保障到共享经济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