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贴的食物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un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的一天下午,我到美食街一家私房菜館买熟田螺,看案板上放着两种田螺,一种清爽,一种色泽浓厚。我就问老板娘这二者的不同,老板娘说:“颜色淡的是香辣口味的,是卖得最多的,大部分人都买这个,分微辣、中辣和重辣而已。颜色深的是糖醋的,是给小孩和怕辣的女孩吃的,这种买的人少,我一天只做几份,卖不掉就算了,也没打算靠这种赚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怕他们来了买不到失望。”我听了心里一怔,我想这个老板娘真是有心人,在赚钱之外,还有着超出赚钱的一种东西。
   同时,我又想起了去年冬天在咸阳遇到的一种食物,那次我到西安交大参加培训,就利用假日去了两天,到咸阳去看望一位好友。在咸阳,朋友请我吃的早餐中有一种食物叫“老汉喜”,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朋友向我解释了半天我才明白过来。那种食物的全称叫“荷叶夹馍”,“老汉喜”是它的一个子品种,就是一张像荷叶一样的松软的厚饼,包裹着不知用什么手法制成的非常松软的肉,几乎不用怎么咀嚼,牙齿不好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都可以顺利地吃饱肚子,又可以享受肉的美味。这个“老汉喜”真是名副其实,就着小米粥,我一口气吃了两个。吃的时候内心里还在感叹,要是我们的城市也有这种食物该有多好啊,因为我深切地体会到牙齿不好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和麻烦。我娘八十多了,牙齿全坏,除了豆腐炖鸡蛋之类的,吃什么都费劲。我这次到美食街私房菜馆买田螺,其实也顺带买这儿的狮子头,因为我发现这几乎就是我娘唯一能勉强吃的肉类了。老娘现在患了老年痴呆症,啥也不知道,但每次喂她吃时问她好不好吃,她总是笑嘻嘻地说:“好吃啊!”一脸幸福满足的表情,但有时还是因为嚼不动而吐掉。
   体贴的食物,说到底是人对人的体贴。那些弱小的孩子和老人,沦于边缘的地位。这就需要有一些人能想到他们,能关爱和体贴他们。这糖醋田螺,这“老汉喜”,是城市之光,是城市文明的深层表现;也是人心之光,是善良和爱的体现。
  选自《深圳特区报》
其他文献
春天来临,文人墨客们的创作热情也开始喷涌了。这不,就以笔者所在的几个当地文学微信群来说吧,成天都是各种赞美春天的诗歌在轮翻推送。  写作或爱好写作,这肯定是好事,不过我一直认为,比写作的本身更加可贵的其实是“对世界的认知”,但我在群里浏览了几首诗歌作品,我很快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使是生活在这个干燥粗犷的北方小城的诗人,一旦写起春天来,就满篇都是“烟雨”、“油伞”、“拱桥”、“旗袍”、“扁舟”、“雨燕
林纾是著名翻译大家,1921年,他70岁时,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恩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祢衡。伧荒那办公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它叙述的是一件往事,那是1901年,林纾初到北京,以教书为业。当时,他的同乡郭曾炘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见林纾谋生很困难,就想帮林纾谋个官职,但林纾却写信拒绝了。  第二年,邮
要论中国古代历史上乘风破浪的姐姐,最空前绝后的莫过于日月凌空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其实,作为女性社会活动空间最广、对政治影响最深的朝代,唐朝在武则天之外,还涌现出很多在历史进程的沧海横流中乘风破浪的姐姐们。早在李唐逐鹿天下的创业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就已经踏浪而来。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和发妻窦氏所生,因是第三女,又称李三娘,嫁于武将柴绍为妻,居住长安。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遣使密召之”,派
宋仁宗在位时,民间出版一套《宋文》,共二十卷,收录了许多大臣的奏章,相当于后世的时评集子或者政论集子。  这套书上市以后,被翰林学士欧阳修见到。欧阳修翻了翻,开篇竟是元老重臣富弼的文章,文中对辽国有所评价,对宋辽边境的时局有所分析。欧阳修觉得,这样的文章不宜公开出版,他赶紧上书皇帝,请求查禁此书,理由是该书涉及国家机密,“传入虏中,大于朝廷不便。”万一被辽国人读到,会对大宋不利。  那该怎么查禁呢
从大学毕业,掐指一算,我在北方的这座小城里,工作、生活了近三十个年头了。在这近三十年里,我从事过多种工作,也因这多种工作,结识了不少的朋友。这其中,大多数是中年朋友。因着年龄及阅历的关系,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都谈得来。   很多时候,出行的路上,便遇到很多新朋或旧友。但都是打个招呼或是聊上几句,互相就道别分手,各奔东西。   我也很识趣,就不好意思多占用朋友们的时间。因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处
谢庄像一位灵秀的女子,秀外慧中,内外兼修,令人赏心悦目,为之陶醉倾慕。区区百余平方公里,谢庄却拥有山、原、川、丘、坡、湖、库、草、林等各样形态地貌。有山,玲珑小巧,翠珠镶嵌,不影响交通。有水,溪流成湖库堰池,星罗棋布,浇灌大地万物,灵动了山峰草木。   叫这个名字,谢庄却不是庄,是行政镇,归属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是省级示范镇。谢庄是先辈起的名,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延续至今。其实,上溯久远,那些显
林道,博登湖畔的一座古城,德国人认为这一片湖光山色是他们的伊甸园。到林道时是下午时分,闪着亮光的雨,在车窗外随风飘洒。云杉林里有疯狂生长的野草和一条象牙白的沙土路,它们似乎被风雨携带着,从跟前越过起起伏伏的山丘,转眼间到了天边。下榻的旅馆就在云杉的怀抱里。那是8月中旬,还没到秋天,凉意却悄悄触摸着裸露的脖颈。林道的凉意,好像染上了云杉的绿色,纯净而透彻。旅馆老式的电梯,金属杆做的推拉门,按钮被不同
湖南永州,雅称“潇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 》,在文学史上影响重大。   永州的道县,古称道州。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中,道县形成了稻作文化、神秘文化、理学文化、书画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几大特色文化。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道县成为了湘南的一个闪耀之地。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红军于11月初进入
谷雨這天要喝茶。当然是绿茶。喝谷雨茶,说是有特殊的功效,例如特别的清心明目、清凉解毒,诸如此类。应该是一个习俗,姑妄言之。谷雨,这个节气的名气真是欣欣向荣,谷得雨而生,嫩嫩绿绿一片,好看得紧。   明代钱塘茶人许次纾,在他的著作《茶疏》中说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现在大家采茶,都要赶早,谷雨自然是迟了,连清明都嫌迟了,明前最好,过了清明,茶叶是一天一个价,跟过山车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田间地头、山坡树丛、河边溪畔,野菜一丛丛、一簇簇,嫩生生、绿莹莹,让人蠢蠢欲动。过年大鱼大肉吃油腻了,这时候一把野菜,袅袅春天的气息,一下子唤醒味蕾。最先登场的是荠菜。荠菜萌于严冬,茂于早春,二三月状态最佳。荠菜可羹、可汤,可拌、可炒。用瘦肉和荠菜拌馅,做春卷、包饺子,味道极佳。春卷香,饺子鲜,我都喜欢。小时候日子清苦,开春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没什么招待,母亲就会到河滩上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