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Ⅵ区淋巴结在儿童桥本甲状腺炎超声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部Ⅵ区淋巴结在儿童桥本甲状腺炎超声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患儿85例,其中HT 53例,非HT 32例,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所有患儿的甲状腺、颈部Ⅵ区淋巴结显示情况及特征。结果 (1)HT组Ⅵ区淋巴结特征为大小5~10mm,纵横比≥2,淋巴门缺失,低回声,边界清晰,血流缺失,无囊性变,无钙化。(2)颈部Ⅵ区淋巴结显示HT组86.8%(46/53),显著多于非HT组12.5%(4/32)和健康对照组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Ⅵ区淋巴结诊断H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6.8%、87.5%、92.0%、80.0%和87.1%。结论颈部Ⅵ区淋巴结是儿童桥本甲状腺炎的特殊征象。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LTCBDE)与经胆总管探查(LCBDE)+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应用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接受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肝癌患者50例(时间所选为2017年1月~2018年),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甲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与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乡村精英在城镇与乡村之间进行双向流动日益频繁。这种流动符合城镇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是城镇化发展的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微结构材料相应出世。对于含有微结构材料的力学行为描述,大量的实验发现和证实,经典连续介质理论已经不能够准确的描述。尤其在
目前,中小学教育普遍的现象是:共性有余,个性欠缺;"一刀切"畅通,多样化难行。这种"千校一面,万生一腔"的状况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不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更不利于创建特色学校。培养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
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中,许多表面上无序的混乱现象往往包含着有序的规律,如事物的发展有其先后次序,概念的外延有大小之分。在人们眼中,有序是一种美的表现,人们热衷于有序,而这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