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32例随访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5te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多危重、死亡率高,存活者致残率较高,血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目前,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多数学者主张微创清除术在发病后6小时内实施[1]。2009年3月~2011年2月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1~74岁,平均53.6岁,高血压病史1~21年,平均12.2年。排除脏器衰竭、抗凝剂、血液病、外伤及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32例原发高血压病史,诊断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按多田氏分工计算脑出血量:底节区出血30~60ml手术病例,出血未破入脑室或未形成脑室铸型,肢体瘫痪肌力0~3级,术前Glasgow昏迷评分≥8分所有患者按发病时间至手术时间分A组(0~6小时)、B组(6~12小时)、C组(12~18小时)、D组(18~24小时)、E组(>24小时)。其中A组12例,B组4例,C组5例,D组5例,E组6例。
  手术方法:据CT定位,确定血肿中心的体表定位,严格按三维空间定位,局部消毒后,将穿刺针尾固定在电钻夹具上,开钻后穿刺针头一步到达颅内血肿中心点,抽出针芯,拧紧盖帽,针侧管连接塑料管后可行血肿抽吸、冲洗,冲洗可用4℃冰生理盐水500ml+1mg肾上腺素1ml,待冲洗液清亮后闭管,连接引流管,接着取掉正孔盖帽,插入粉碎针尿激酶液化引流24~48小时,1~2次/24小时[2]。注入液化剂,再次安上正孔盖帽,约4小时后开放侧管流出被液化的血液。根据血肿清除情况拔针。
  结 果
  患者在发病后半年内随访结果(Barthel指数)如下:A组2例完全恢复(100分);4例轻度残疾(95分);4例中度残疾(65分);2例重度残疾(40~60分)。B组1例轻度残疾(90分),3例中度残疾(60分)。C组3例中度残疾(60~85分),2例重度残疾(45分),D组3例轻度残疾(85分),2例重度残疾(60分)。E组3例轻度残疾(85分),2例死亡。5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3]。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出血血肿常在20~30分钟形成,3~6小时血肿部位逐渐形成脑水肿,以后脑水肿、脑坏死将逐渐加剧[4]。而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所需的时间很短,所以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预后,对挽救和减少后遗症是至关重要的。脑出血早期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接近正常,氨及血肿肿胀后释放的毒素很少,糖度增高,对脑组织毒害随时间而加剧。超早期清除血肿,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复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脑缺氧,可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与直接及时减压减少血色素渗出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有关。如果早期清除颅内血肿,则脑组织水电解质相对正常,毒素少,神经组织坏死则少,神经功能恢复较快[5]。本组<6小时的12例中,治愈率及好转率均高,其中2例完全恢复社会生活能力。血肿破入脑室、脑实质内血肿为主穿刺血肿,可同时引流血性脑脊液;脑室内出血者可穿刺脑室,也可同时液化引流血肿。必要时分别穿刺血肿和脑室,以加快血肿清除[6]。
  B、C两组病例中仍有好转病例,说明手术时机可进一步参考临床适当延长时间。具体参考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防范院前急救中的医疗纠纷。方法:在急救活动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提高急救人员的素质,树立高度责任心,完善急救网络,落实院前急救记录,开展院前电话指导等环节。结果:减少
摘 要 目的:研究医疗工作中职业暴露现状及原因,以提高医疗职业防护水平。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c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结果:共检索到85篇,总共报告医院460家,5138名医护调查报告,职业总暴露11.5%,前4位是锐器及血液、体液损伤,物理及辐射损伤,化学损伤,社会及心理损伤。投入不足,未进行防护教育,未戴护具,未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中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提高心肺复苏(CPCR)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透室40例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中心跳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抢救.结果:23例(5
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氨气中毒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措施,为该病的病情评估、预后估计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07年5月4日我院收住观察治疗的32例急性氨气中毒患者的临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2岁小儿,尤以〈6个月的婴儿多见,常发生于冬春季,又称"流行性喘憋性肺炎"。2007年1月~2010年11月应用硫酸镁治疗毛细支
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急性化脓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04例,随机采用传统式和改良式行阑尾切除术。其中改良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